粉萆,又称粉背薯蓣,属于薯蓣科植物。

形态特征

粉萆是一种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其茎纤细且左旋。叶片互生,形状多样,包括三角状心形或矩圆状心形,边缘中部以下呈波状,背面带有白粉,叶脉7条,沿脉有疏毛,叶干后变为黑褐色。花朵单性异株,雄花序为穗状,而雌花序则为下垂的穗状花序。果实近圆形,具有三个翅膀,成熟后向上反曲并下垂,翅膀长度超过宽度。花期一般在5月至7月,果期则在6月至9月。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中国浙江、安徽、江西省湖南省等地。

生长环境

生长于山坡杂木林下或林缘。

采集加工

秋季或冬季时,人们会采挖粉萆的根状茎,去除须根后切成薄片,然后晾晒干燥以备使用。

化学成分

粉萆含有多种化合物,其中包括薯蓣皂苷元(diosgenin)以及雅姆皂苷元(yamogenin)等。

性味归经

粉萆性平,味道苦涩且略带甜味。它被归入中药的范畴。

功能主治

粉萆的主要功效在于利湿去浊和祛风除痹。它可以用来治疗膏淋、白浊、白带过多等症状,同时对于风寒引起的痹痛、关节不适、腰膝酸痛等问题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参考资料

粉萆薢~黄七.个人图书馆.2024-10-30

粉萆薢.中医中药大健康第一门户网站.2024-10-30

中药粉萆的功效与作用及其粉萆的图片介绍!.中医中药大健康第一门户网站.2024-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