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一下,四川蓬溪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现为成都大学师范学院教授,全国历史教学研究会学术委员。潜心跟踪研究历史高考已30年,撰有《高考历史命题改革述评》(台湾《清华历史教学》全文转载)、《历史高考命题改革三十年》等文,主编《现代化的启程与启示》,著有《历史教育新探》等书。研究成果在历史学界颇具影响。

人物经历

冯一下,1962年,从北师大历史系毕业,分配到成都市一所中专教语文,后调至某中学,前后教授语文、地理、政治,直到1977年。在15年里虽远离历史教学,但对历史学的兴趣依旧。工作之余,坚持大理白族自治州阅读史书,摸索着进行史学研究,重点是秦汉史。这一时期的积累对后来的历史教学研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977年末高考恢复,正式担任历史教学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干了五年后又做了两年历史教研员。这期间积累了宝贵的历史教学实践经验,同时又促使他顺理成章的走上了历史教学的研究之路。

1980年,发表在《历史教学》上的《试谈历史教学的生动性》是他研究历史教学的第一篇文章。

1983年,参加全国历史教学研究会成都市年会,向大会提交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两个问题》和《历史教学中的美育》两篇论文。在会上的发言,获得与会者好评。这一时期主编了《中外历史分类学习纲要》,构建起较为完整的专题结构的历史知识体系,对全国历史教学(尤其是高中历史复习教学)影响很大。

1985年,调至成都成人教育学院(现为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工作,在担任行政管理工作的同时,还先后担任了中国通史、中国教育史、中国政治制度史、哲学和行政管理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在此期间,先后参加九年义教育大纲本历史教科书(内地版)与义务教育课标本历史实验教科书(川教版)的编写,并主编了《成都历史》。

1995年,发表《普通高考历史命题改革述评》,同年9月台湾《清华历史教学》全文转载。该刊执行编辑陈冠华先生亲自撰文给予高度评价,同时该篇文章的学术价值也为国内学术界所认可,先后获得成都市四川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

1999年退休后,在出版了《历史教育新探》,主编 《现代化的进程与启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后,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历史课程改革、历史学范式更新对历史教育改革的影响、历史教学反思、历史高考命题改革走向等。发表论文和文章超过100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