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立新,女,汉族,1958年9月生,辽宁丹东市人,博士、天津农学院教授,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果树专业。现在天津农学院园艺系园艺教研室任教。国际植物组织培养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会员、中国园艺学会会员。九三学社社员。

人物经历

自1982年7月大学毕业留校后,长期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

主讲课程

先后讲授过《野生经济植物资源学》、《野生经济植物栽培学》、《园艺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物技术》、《生命科学概论》、《植物与环境》等课程。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园艺植物抗逆生理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主要贡献

学术成就

曾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榛属种质资源形状描述系统及微体保存技术研究”(编号:30570604)和吉林省教委基金项目“东北红豆杉组培快繁及其生态保存技术研究”,参加完成吉林省科委、林业厅多项科研项目,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盐胁迫下珠美海棠Na+/H+ Antiporter基因的分离与功能分析”(编号:30671440),参加天津市科委项目“耐盐抗旱植物的选育示范及应用技术研究”。

论文著作

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第一作者代表作如下:

水分胁迫下苹果属3种植物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3,3;

园艺植物水分胁迫生理及耐旱机制研究进展。西北植物学报,2002,22:(5);

榛属种质资源性状描述系统数据库的研制。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

与他人合作主编、编著著作四部:

1. 《中国果树志》(板栗榛子卷),榛属种质资源描述符。2005.5,参编者之一;

2. 《野生经济植物栽培学》,北京市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12,参编者之一;

3. 《东北木本药用植物》,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12,副主编;

4. 《花卉无土栽培技术》,沈阳市;辽宁科技出版社,2001.2,副主编。

获奖记录

其中“长白山区珍稀木本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获1996年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东北红豆杉组培快繁及其生态保存技术研究”获吉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