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学院图书馆
济宁学院图书馆创建于1970年,初时只有11间平房140平方米的图书室,后经多次发展变化,规模不断扩大。为了适应学校未来发展的需要,建筑面积为38400平方米的新图书馆于2005年12月建成,2006年3月投入使用。
截止到2010年,馆藏图书(纸质)达100万多册,中文报刊6000余种,报刊合订本10万多册。电子图书50万册,电子中文期刊8000种。还收藏《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永乐大典》等古典书籍的再版本各一套,图书馆楼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
简介
济宁学院图书馆于2005年12月建成,2006年3月投入使用,建筑面积3.83万㎡。馆藏纸质图书166.84万册,中外文期刊近1339种,中文报纸32种,电子图书90万余种,电子期刊3.75万种,优秀博硕士论文329万余篇,爱思唯尔ScienceDirect数据库、EBSCO系列数据库、中国知网系列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知识服务平台、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VIPexam网络学习资源数据库、网上报告厅、就业培训数据库等数据库17个。与国内外多家高校图书馆建立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关系。图书馆设有23个融文献“借、阅、藏”于一体的图书借阅室、报刊阅览室,全部实现全开架管理服务模式,设有报告厅、多功能厅各一个,专家研讨室、学习研读室10个,可为读者提供多方位的优质服务。
图书馆全体员工秉承“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坚持“爱国、爱馆、爱书、爱人”的职业精神,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水平,努力将图书馆建设成为设施先进、功能齐全、文化浓厚、特色鲜明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
图书馆自2007年升本建院以来,在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无论馆藏数量、服务质量都有较大提升。图书馆党建工作日益加强,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学校党委统一部署,全馆先后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图书馆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图书馆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以“子悦空间”、“杏坛读书”、“ 4.23读书文化节”等系列阅读推广活动培养读者的阅读习惯。在学校升本建院、本科教学质量合格评估及复评中,图书馆都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尤其是近五年以来,各种奖项收获颇丰,图书馆共发表学术论文62篇(核心6篇),科研结项4个,科研立项3个,获专利技术3个,做学术报告15次,重点课题4项,出版著作4部,专业随笔、游记、散文30余篇,获省级奖励9项,市级奖励各2项,校级奖励5项。
2011年3月,我院图书馆共有明版本《齐民要术》及清康熙刻本《杜诗详注》等10部古籍善本入选山东省珍贵古籍名录。多次获得山东省古籍保护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荣誉。2015年获得省社科规划项目一项,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2项,省高校人文社科奖1项。图书馆申报的案例“穿越千年沐圣地书香,相聚杏坛镇享阅读时光---杏坛读书会”荣获“2016全民阅读案例大赛”三等奖。2016年11月,我馆申报的案例“以全方位的营销策略打造品牌读者活动---以济宁学院子悦空间为例”在第二届全国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案例大赛中荣获全国二等奖。
藏书
图书馆内设书刊阅览室18个,基本书库2个,读者自修室2个,阅览座位3500余座; 200余座设备先进的报告厅1个、90余座的多功能厅1个、专家研究室8个。18个书刊阅览室(平均每个面积600平方米)全部实现文献的“借、阅、藏”一体化全开架管理。馆内设有1000个信息点,400多台计算机,既能检索校园网上的文献信息又与互联网相联,实现了“人、机、书”一体化。
图书管理集成系统采用“网信妙思文献管理集成系统(6.5版)”,该系统下有12个终端。拥有的数字资源包括:同方CNKI系列“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23194386条数据)”、“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659389条数据)”、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5610288条数据)”、超星电子图书数据库(17万册)、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Apabi电子图书数据库(61371册)、VIP网络学习资源数据库(22721套题库)等。图书馆设有300台微机的多媒体电子阅览室2 个,室内为读者提供上机学习、上网浏览、查找资料、课题检索、收发邮件等服务。
地理位置
参考资料
本馆介绍.济宁学院官网.2017-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