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霸岗
五霸岗村,又名五伯岗,位于菏泽市东明县城东南20公里处,是陆圈镇的一个古村落。该村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共有1110户,约5000人,其中以李姓居多,是东明县人口最多的村庄之一。五霸岗村因金庸小说《笑傲江湖》而广为人知。
历史沿革
五霸岗村的名称来源于春秋时期的一次重要会盟。当时,齐桓公在此地会合诸侯,订立了划时代的盟约,确立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会盟后,人们为了纪念这次盛事,将此地更名为“五霸岗”。村名的由来还与该村的地理位置有关,因盛产向日葵,地势较高,且有一高大广阔的土丘,故最初被称为“葵丘”。五霸岗村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由渠、王两姓从外地迁入建村,村名“五霸岗”沿用至今。
五霸寺
五霸岗村内原有一座五霸寺,其前身是观音寺。为了纪念五霸会盟盛事,后人将观音寺改名为“五霸寺”。寺院建筑规模宏大,占地30余亩,庙宇房舍巍峨壮观,香烟凫不断,吸引了众多信男信女前来祈福。寺内有一口硕大的铁钟,相传与开封相国寺的铜钟是姊妹钟,这口铁钟曾是镇寺之宝,1950年时还在,但目前下落不明。五霸寺在宋徽宗年间曾进行过修缮,有记录修缮过程的石碑,1970年时石碑尚存,但目前也不知其去向。赑屃座现存于五霸寺遗址庙内,曾被盗,后被地方公安追回并放于遗址内。
文化遗产
五霸岗村保存有葵丘断碑、明朝万历年间五霸会盟断碑、宋代开封知府邓光绪题碑等历史文物,碑文依稀可见。历代文人墨客、高官贤达来此观光游览者甚多。明朝名臣陈其猷为五霸盟坛题咏,清康熙,真定府通判范通题五霸坛。《东明县志》辑录有多首吟游五霸岗的诗。五霸岗村内原有一座五霸寺,前身是观音寺,后为纪念五霸会盟盛事,改观音寺为“五霸寺”。寺院建筑规模宏大,占地30余亩,庙宇房舍巍峨壮观,香烟凫凫不断,信男信女,来此祈福者络绎不绝,闻名百里。寺内有一口硕大的铁钟,相传与开封相国寺的铜钟是姊妹钟,黄河泛滥时,由上游某个地方冲进来的,一个进了相国寺,另一个进了五霸寺。这口铁钟是镇寺之宝,1950年还在,现在不知所终。五霸寺在宋徽宗年间曾经重新修缮,有记录修缮过程的石碑,1970年,这块石碑还存在,现在也不知流落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