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陨石是一种从宇宙行星际空间落到地球的固体物质,通常是在星球爆炸、崩裂,或者两颗星球碰撞后产生的碎块。当它们进入地球大气层时,会因为高速飞行和大气摩擦而燃烧消融,最终以黑黝黝的石头形态落在地球表面。

特征

陨石通常是黑色的,无光泽,表面不光滑,对普通人而言并不美观。但在地质学和宇宙学领域,陨石是非常宝贵的科学样本。由于陨石的形成和收集都极为困难,因此它们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南极洲是陨石保存最好的地方,这里的陨石数量众多,种类丰富,而且保存时间长,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形成及分布

石陨石的形成多种多样,包括星球爆炸、崩裂,或者是两颗星球碰撞后产生的碎块等。当它们进入地球大气层时,会因为高速飞行和大气摩擦而燃烧消融,最终以黑黝黝的石头形态落在地球表面。南极洲是陨石保存最好的地方,这里的陨石数量众多,种类丰富,而且保存时间长,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科学价值

它们提供了关于其他星球早期历史的信息,以及行星际宇宙射线和太阳风强度的数据。通过分析陨石,科学家能够了解太阳系内外星体的历史演变过程。南极洲石陨石尤其宝贵,因为它们的地球年龄最长,保存状况最佳,而且未经污染,有助于研究太阳系内外星体的发展历程。

南极陨石

南极大陆的陨石有许多独特之处,为地球上其它地区所不及。南极大陆陨石的地球年龄最长,储存量最大,类型最丰富,保持原状最好。截至1989年为止,在南极大陆已采集到11000多块陨石样品,占全世界可用于研究的陨石样品的50%以上。南极大陆的陨石主要富集在被山区阻挡的蓝色冰区,这可能是由于陨石降落到冰雪区后,随着冰川运动而搬运,当遇到隆起的山脉阻挡时,自然搁浅于山脉前后。

发现史

南极大陆发现的第一块石陨石是1921年12月25日由澳大利亚南极探险队于南纬67度11分,东经142度2分处采集到的。之后,直到1969年之前的48年中,总共只采集到4块陨石。1969年,日本南极考察队在昭和站附近大和山区(约南纬69度,东经40度)的蓝色冰川表面发现9块陨石聚集在非常相近的地方。自此,人们开始相信,有可能在南极大陆找到更多的陨石。果然,仅在大和山区,1973年、1974年、1975年,日本考察队员又采集到520块石陨石。截至1989年底,科学家们已在南极大陆采集到11000多块陨石,主要采自南极大陆的黄河山脉、阿伦丘陵、刘易斯冰舌崖和龙达尼山脉。

参考资料

天外飞石——石陨石.知乎专栏.2024-10-28

陨石(陨星)是宇宙中的珍贵礼物.百家号.2024-10-28

陨石科普——陨石到底是什么呢?.百家号.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