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争春,女,1974年生于平江县,伦理学博士,现任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她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及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工作。2012年,吴争春被中南大学推荐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简介
吴争春,女,1974年生,籍贯湖南平江。中南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教师,支部书记,讲师,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伦理学研究所在读博士。
从事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曾荣获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精彩一课”一等奖、中南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优秀奖。已主持完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模式研究》省级课题一项,正主持厅级课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疑难问题类型及教学对策研究》。发表教改论文2篇,学术论文4篇。
主要课程
公共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课时\周,3届共1407名学生;
公共课《毛泽东思想概论》2学时\周,3届共500名学生;
公共课《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4课时\周,2届共约450名学生;
公共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课时\周,3届共550名学生;
研究生专业选修课《中外文化交流史专题》4学时\周,2届共10名学生。
教学研究课题
2009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疑难问题类型及教学对策研究》;
2007年《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改革教学模式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实效性的初步探索》;
教学研究论文
《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实效性的探索与实践》.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9年(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问卷调查与分析》.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9年(1)。
教学表彰
2008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精彩一课”竞赛一等奖,
2008年论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改革教学模式的尝试》获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讨会征文三等奖,
中南大学2005-2006学年度本科教学质量优秀奖。
代表性论文
《论道学道德践行的动力机制》.现代大学教育2009年(4);
《唐代私学类型的发展》.三湘青年社会科学优秀论文集(2004年卷).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