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哈牛镇,隶属于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地处新民市东南部,东邻胡台镇,南邻辽中区和于洪区,西接前当堡镇,北连张家屯镇,行政区域面积108.08平方千米。
解放前、解放后,法哈牛镇境内属三区;1994年,法哈牛乡撤乡改镇。截至2020年6月,法哈牛镇辖15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法哈牛村。
2011年,法哈牛镇财政总收入1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0元。2018年,法哈牛镇有工业企业209个,其中规模以上8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76个。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法哈牛镇常住人口为26541人。
历史沿革
法哈牛旧称法哈牛录。清代法哈牛录驻守此地,故得名法哈牛录。法哈牛所辖地区,解放前各个时期均属三区。解放后仍属三区,1949年以后简称法哈牛,1949年划归十区,1956年合并于大民屯区,1958年10月属大民屯人民公社,1961年由大民屯公社划出,成立法哈牛公社。1983年该称法哈牛乡。1994年撤乡设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法哈牛镇地处新民市东南部,东邻胡台镇,南邻辽中区和于洪区,西接前当堡镇,北连张家屯镇,行政区域面积108.0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法哈牛镇境内地处辽河冲积平原。地势东高西低,海拔23—25米,最高点位于兴隆桥村,海拔25米;最低点位于林子村,海拔23米。
水文
法哈牛镇境内河道属蒲河流域。主要河道有蒲河1条。河流总长度15千米,河网密度0.2千米/平方千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蒲河,从西至东流经境内兴隆桥村、东升堡村、古家屯村,长15千米,流域面积7.5平方千米,年均流量70立方米/秒。
自然灾害
法哈牛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旱涝、风灾、低温、霜冻、雷击、暴风雪等。
自然资源
法哈牛镇境内已探明矿藏及其他自然资源有石油和天然气,年产原油100万吨,天然气8000万立方米。
法哈牛镇,地处辽宁省中部八个城市群的环抱之中。这里的地貌为辽河冲积平原,属北温带受季风影响的半湿润性气候,四季分明物产丰富,具备投资发展的最佳区位优势。法哈牛镇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地肥水美、物产丰富,是东北清水大米的主要产区。另外,淡水鱼虾,大棚蔬菜,生猪奶牛等无公害绿色农产品都是兴办农式企业的重要原料来源。同时这里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为各类项目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燃料来源。法哈牛镇水电富足,辽河主要支流一蒲河横跨全法哈牛镇。新建6万伏高压变电站刚刚投入使用。另外,法哈牛镇还拥有充足的训练有素的劳动力和产业工人。
行政区划
2011年末,法哈牛镇辖15个行政村:前沙河子、山环、新安、王家岗、法哈牛、桲林子、巴图营子、李家套、东升堡、五道沟、赖花堡、韩三家子、兴盛堡、兴隆桥、古屯。
截至2020年6月,法哈牛镇辖15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法哈牛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法哈牛镇总人口3.6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37万人,城镇化率38%。另有流动人口3204人。总人口中,男性19393人,占53.7%;女性16707人,占46.3%;14岁以下5790人,占16%;15—64岁24895人,占69%;65岁以上5415人,占15%。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28800人,占80%;蒙古族6859人,占19%。2011年,人口出生率2.5‰,人口死亡率1.6‰,人口自然增长率0.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40.2人。
截至2018年末,法哈牛镇户籍人口有32223人。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法哈牛镇常住人口为26541人。
经济
综述
该镇有民营企业50余家,有玻璃工艺、塑料制品、机械加工、铸造、汽车配件、饲料加工、工艺美术、包装制品等行业,其中玻璃制品打入国际市场,是出口创汇的主要来源。另外,全镇有大米加工企业、饲料加工企业60余家,已成为法哈牛的重要支柱产业。
法哈牛镇商业发达,拥有1个年成交额300余万元综合市场。个体饭店、旅店、商店100余家,运输、贩运达500多人。有关资料统计,一段时期全镇从事商业活动的人达1万人,总经营额6亿多元。
法哈牛镇工业基础雄厚,老工业园区已经形成,截止2005年,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已在筹建之中,基本形成了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工业发展格局。法哈牛的玻璃工艺品制造业闻名海内外,产品远销欧洲14国及美国、澳洲地区,受到了国际客商和专家的好评。不仅树立了良好的东方制造大国的国际形象,还为带动镇内其它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2011年,法哈牛镇财政总收入1000万元。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500万元,增值税120万元,企业所得税2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8%、7%。人均财政收入277元,比上年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0元。
2018年,法哈牛镇有工业企业209个,其中规模以上8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76个。
农业
2011年,法哈牛镇实现农业总产值8.99亿元,比上年增长15%,农业增加值2.1亿元,占生产总值的9%。
法哈牛镇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49000吨,其中水稻44000吨,玉米5000吨。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23000亩,产量16万吨,主要品种有生菜、番茄等,其中生菜10万吨,番茄60000吨。
法哈牛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法哈牛镇生猪饲养量15.2万头,年末存栏5.1万头;羊饲养量0.4万只,年末存栏0.37万只;家禽饲养量66.86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40000吨;畜牧业总产值5亿元。
法哈牛镇渔业养殖以淡水鱼为主。2011年,法哈牛镇渔业总产值7亿元。截至2011年末,累计造林1.5万亩,林木覆盖率15%。2011年,大型农业机械40台(辆)。
工业
法哈牛镇形成以化工、铸造、机械加工、塑料制品、建筑材料生产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
2011年,法哈牛镇工业总产值达到67亿元,比上年增长33%;工业增加值22亿元,占生产总值的90%。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81家,职工1.1万人。
商业
2011年末,法哈牛镇有商业网点305个,职工4578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0.3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城乡集贸市场1个,年交易额2亿元,比上年增长20%。
金融业
2011年末,法哈牛镇有3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开设了分行或设立了办事处;各类存款余额3亿元,比上年增长10%;人均储蓄10000元;各项贷款余额0.7亿元,比上年增长6%。
文化
地名由来
法哈牛镇有因清代法哈牛录驻守此地得名。
民间艺术
哈牛镇位于美丽的蒲河之滨,这里人杰地灵、水土肥美、鱼米飘香。曾有过路文人云:“稻谷米麦接连天,金色硕果铺满田”,而今更有人把这里丰收的喜悦汇成聪明与智慧,用稻米、芝麻、绿豆、谷黍等果实巧贴成画,不但充分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之美,也极大丰富了农村的特色文化艺术,创造出一种新型的手工艺术财富。
五谷画,利用纯天然的植物果实,不加以任何着色,用其果实的自然形状经过粘、贴、拼、雕等手段,利用明暗、线条、色彩、构图等造型方式创造出来的作品,具有粗糙朦胧而不失精细、朴质自然天成的独特风格。如鹰的羽毛用糯米来表现它的锋利,河水用芝麻来表现它的波澜,大树用棕黍来表现它的枝杆,一幅幅惟妙惟肖的五谷画就这样在农民的手里诞生了。有粘成近国画风格的山水风景,有贴成油画效果的人物、建筑,有粘成传统的吉祥图案,有五谷粘成的书法,画面栩栩如生,质朴吉祥。五谷画技法极其严格、复杂。由于五谷自然形状多样,在选粒、选色、构图、粘贴上要求极其精准,同时耗时之多,堪称画界之最。一幅2.44mx3.66m的《连年有余》,40人用时35天方可完成,已申请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由于作画原料所需,也丰富了当地的种植品种,达十几种以上,如黄芩子、吐丝子、沙苑子、西摩五色等,曾经田间地头的草籽也成了他们选购粘画的原料,使当地农民从种植到制作上多方面受益,四季不闲。所用的粘贴剂,是用树的油脂加以合成;原料也以烘干脱水等方法自然防腐处理,使其产品天然环保永不色,是真正的绿色工艺品。由于五谷画知名度不断提升,中国中央电视台、辽宁卫视、北京电视台、天津广播电视台、人民日报、辽宁日报等众多媒体都对这项民间艺术进行了有关详细的报道。2004年,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新民市视察时,看到五谷画作品,给予了高度赞扬。并称“人们印象中的粮食是食用的,如今农民把它作成艺术品是聪明与智慧的表现.是一项发展农村特色经济的好办法”。视察期间,几幅五谷画:《吉祥如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就布置在贾主席的房间,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与主席朝夕相伴。
交通
法哈牛镇有102国道经过境内。
社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法哈牛镇有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950人,专任教师35人;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在校生2100人,专任教师223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法哈牛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3600万元,比上年增长29%。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34%,比上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
科学技术
2011年末,法哈牛镇有各类科技人才5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240人,经营管理人才130人,技能人才80人,农村实用人才50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法哈牛镇有文化站16个,公共图书室10个,藏书10万多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20人。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0.7万户,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2011年末,法哈牛镇有学校体育场地1处。1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法哈牛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6个,其中门诊部(所)35个;病床16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4.4张,固定资产总值25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00人,其中执业医师49人,注册护士51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5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0.5万人次,出院病人0.2万人次。
2011年,法哈牛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1/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3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6万人,参合率100%;孕产妇死亡率为0。
社会保障
2011年,法哈牛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7户,人数34人,支出9700元;医疗救助25人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59户,人数920人,支出98万元,比上年增长5%;农村五保集中供养59人,支出27万元,比上年增长0.03%;农村五保分散供养98人,支出23.5万元,比上年减少0.05%;农村医疗救助920人次,支出98万元,比上年增长5%。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48人,抚恤事业费支出50万元,比上年增长15%。
基础设施
2011年末,法哈牛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5千米,投递点35个,乡村通邮率100%;征订报纸0.8万份、期刊0.3万册。固定电话用户0.6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0.6万户。
2011年末,法哈牛镇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1台。年售电量累计完成0.8亿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9.98%,供电可靠率99.98%。
参考资料
新民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沈阳市新民市人民政府.2022-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