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石佛寺镇

石佛寺镇

石佛寺镇位于豫西南镇平县城西北8公里处,东依207国道,南临312国道,北枕伏牛山南麓,宁西铁路穿境而过,赵河自北向南纵贯全境,库容达1亿立方米的国家大(Ⅱ)型水库——赵湾水库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镇北,镇域面积88.66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一个社区,常住人口15万人,是全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玉雕加工销售集散地和玉文化传播中心,素有“中国玉雕之乡”的美誉。

2004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新疆籍少数民族群众前来石佛寺镇经商生活,高峰时段达3000人,目前常态保持在1000人左右。石佛寺镇强力实施“产业立镇、商贸活镇、文旅兴镇、依法治镇”四大战略,以做大做强玉产业为目标,持续延链补链强链,走出了一条玉文化提升玉产业、玉产业支撑玉城镇、玉城镇带动玉旅游、玉健康的产业升级之路。全镇现有玉雕专业市场10个,门店3000余家,摊位4万余个,玉雕专业加工村13个,从业人员10万余人,年产销额300亿元。特别是近年来,实施“互联网+”战略,倾力打造真玉天地电子商务孵化基地,引入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电商企业达6800余家。

历史沿革

明朝初期,石佛寺镇境域设镇平县石佛寺保。

清代时期,康熙时为镇平县马隐寺地方;

清光绪时期,分属镇平县北路石佛寺、马隐寺。

民国七年(1918年),改为新民镇。

民国十九年(1930年),为镇平县第一区。

1949年9月,改为石佛寺区。

1951年7月,为第四区。

1952年2月,为新民镇。

1955年10月,为镇平县石佛寺区。

1958年8月,成立石佛寺公社。

1983年12月,石佛寺乡。

1985年12月,改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石佛寺镇地处镇平县西北部,东与玉都街道相连,南与杨营镇毗邻,西与晁陂镇王岗乡接壤,北与高丘镇二龙乡相连,镇人民政府距镇平县城8.5千米,总面积85.6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石佛寺镇地处秦岭山系东南的延伸地段,属伏牛山东南部低山丘陵区,地势北高南低,山地、丘陵、平原三地貌呈阶梯形,自北向南分布。

气候特征

年均气温16.8℃,常年降雨量1342毫米,无霜期263天。

石佛寺镇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多年平均气温15.1℃,1月平均气温1.4℃,7月平均气温27.℃,平均气温年较差22.7℃,,最大日较差22.7℃,生长期年平均218天,无霜期年平均230天,最长达268天,最短为215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013.2小时,年平均降水量709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01.4天,降水集中在每年5—10月,7月最多。

水文

石佛寺镇境内河道属淮河流域,境内最大河赵河,自二龙村流经境内党庄、赵湾、马隐店、魏湾、石佛寺、贺庄、李营等村,境内总长度为15千米,流域面积3.6平方千米,年均流量12立方米/秒。

自然灾害

石佛寺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大风、低温、冰雹。有旱涝不均现象,旱灾多发生在每年3—6月,洪涝多发生在7—9月,最严重的一次洪涝灾害发生在2010年7月,暴雨昼夜不停,连下16天,全镇300多间房屋倒塌,农作物被洪水淹没,损失严重。

自然资源

石佛寺镇境内矿藏资源有金、铜、、、铁、锰、蛭石麦饭石等。

2011年,石佛寺镇有耕地面积8.48万亩。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石佛寺镇下辖1个社区、21个行政村:贾庄社区、石佛寺村、大仵营村、党庄村、韩冲村、贺营村、贺庄村、黄崖村、老毕庄村、李营村、马洼村、马隐店村、盘坡村、平顶山村、坡根村、尚营村、仝家岭村、仝堂村、魏湾村、杨沟村、榆树庄村、赵湾村。

截至2020年6月,石佛寺镇下辖1个社区、21个行政村:贾庄社区、石佛寺村、李营村、马洼村、贺庄村、韩冲村、老毕庄村、赵湾村、仝堂村、黄楝庄村、坡根村、盘坡村、仝家岭村、党庄村、平顶山村、杨沟村、马隐店村、魏湾村、贺营村、大仵营村、榆树庄村、尚营村;镇人民政府驻石佛寺村新民路1号。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1年末,石佛寺镇辖区总人口7.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0800人,城镇化率27%,另有流动人口6.9万人,总人口中,男性33257人,占43.2%;女性43743人,占56.8%;14岁以下14320人,占18.6%;15—64岁54439人,占70.7%;65岁以上8227人,占10.7%,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74690人,占97%;有回、蒙古2个少数民族,共2310人,占3%,人口出生率6‰,人口死亡率5.5‰,人口自然增长率0.5‰。

截至2017年,石佛寺镇常住人口79195人。

截至2018年末,石佛寺镇有户籍人口64633人。

经济

概况

2012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达16.73亿元,同比增长28%;全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2亿元,同比增长5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65亿元,同比增长33.2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亿元,同比增长28.2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960元,同比增长19.5%。

2018年,石佛寺镇有工业企业128个,规模以上企业1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个。

第一产业

石佛寺镇是全国闻名的“油菜之乡”、“杉林速生丰产基地”。2011年,农副产品种类多达30多个,粮、油,猪生产享誉省内外,其中油菜籽总产、单产连续五年在全省乡镇级夺冠。年产亿斤优质稻,四万斤油菜籽,百万斤皮棉,八百万斤水产品,千万斤水果,五万头肥猪,农业总产值达5亿元,人平纯收入3000元。

2011年,石佛寺镇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人均1.2亩,农业总产值4.6亿元,比上年增长2.6%,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3%,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豆类、水稻、红薯为主,生产粮食21963吨,人均305千克,其中小麦11100吨,玉米9592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料作物、蔬菜、瓜果类等,油料作物种植面积0.4万亩,其中花生200吨,油菜500吨,芝麻180吨,畜牧以饲养生猪、牛、家禽为主,生猪饲养量12万头,年末存栏5.2万头;牛饲养量0.5万头,年末存栏0.2万头;家禽饲养量10万羽,上市家禽3万羽,生产肉类4165吨,禽蛋12吨;畜牧业总产值1.8亿元,累计造林面积38万亩,其中防护林30万亩,经济林3万亩,新增农民住宅四旁树木10万株,林木覆盖率75%,完成围镇围村造林510亩,通道绿化植树3.3万株,平原林网补植补造2万余株,山区生态林1605亩,大型农业机械140(辆)。

第二产业

2011年,石佛寺镇工业以玉雕为特色支柱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36.8亿元,比上年增长20%,工业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的27.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家,职工1.86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2.7亿元,比上年增长2.3%,有玉雕、人物、炉薰等种类专业村14个,专业市场4个,产品主要有饰品和摆件两大系列十大类近5000个品种,玉雕从业人员近2万,各类玉雕加工企业(户)4000多家,同时,玉雕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奇石、古玩、字画、瓷器、骨雕、角雕、铜制品等,以玉雕为主。

2013年,火车站工业园一期工程已先后引进东金磁材、江隆棉业、佳洪生物、中农华威、金宏合金、巨霸粮油等6家规模企业落户投产;火车站工业园二期工程正在顺利进行。

第三产业

2011年末,石佛寺镇有商业网点56860个,职工98345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6.18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4.5亿元,比上年增长11.7%。

金融

2011年末,石佛寺镇有邮政储蓄银行、河南省农村信用联社、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4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开设了分行或设立了办事处,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26.7亿元,比上年增长5.4%;各项贷款余额8.9亿元,比上年增长2.3%。

2013年,已有20家规模企业落户农产品加工园,2013年,园区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项目18个,投资总额3.8亿元。园区实现销售收入27亿元,预计全年有望突破60亿元。

社会

教育

2011年末,石佛寺镇有幼儿园(所)16所,在园幼儿1873人,专任教师75人;小学23所,在校生2680人,专任教师28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206人,专任教师86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98%,教育经费达186.5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86.5万元。

2011年末,石佛寺镇有各类科技人才2.85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1.68万人,经营管理人才002万人,技能人才0.65万人,农村实用人才0.5万人。

文化事业

2011年末,石佛寺镇有文化站1个,占地面积225平方米,公共图书室22个,藏书6万余册;中华玉文化博物馆1个,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石佛寺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3个,其中卫生院1家;病床63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8张,专业卫生人员116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5人,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53158人,参合率10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1‰、0.5‰、0.2‰。

社会保障

2011年,石佛寺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00户,人数650人,支出124.8万元,比上年增长8.4%;月人均175元,比上年增长13%;城市医疗救助3169人次,支出9.5万元,比上年增长5.6%,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132户,人数2629人,支出227.2万元,比上年增长20%;月人均86元,比上年增长13%,农村临时救济120人次,支出12万元,比上年增长20%,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65人,抚恤事业费支出68万元。

2011年末,石佛寺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2千米,投递点22个,乡村通邮率100%,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165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1500门,固定电话用户8730户,比上年增加82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48.%,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4.2万户,比上年增加176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85%,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光缆线路总长达50千米,主干电缆达1200米,互联网端口总数8650个,其中已占用端口总数8100个,宽带接入用户8100户,比上年增加270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2200万元。

2011年末,石佛寺镇镇区有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11千米,生产能力860吨/日。

2011年末,石佛寺镇镇区拥有35千伏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1台,总容量6300兆伏安,高压输电线路5条,总长度107.4千米,用电负荷18000千瓦,售电量累计完成7000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6%,供电可靠率99%。

2011年,石佛寺镇镇区有绿化覆盖率37.9%、人均绿地17平方米。

2011年末,石佛寺镇镇区有道路总长度3.7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长度0.18米;桥梁2座,总长度1千米。

交通

石佛寺镇有铁路宁西铁路过境,境内长6千米,为单轨铁路,有县乡级公路4条,全长33.2千米,2011年末,镇区开通公交汽车线路12条,运营总里程达50万千米,公交运营车辆56辆,其中汽车56辆,年客运量20万人次。

旅游

镇平国际玉城

国际玉城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石佛寺镇南侧,西临玉源大道,南至柳卢公路,东接二龙路,北到龙翔路,东西长约1300米,南北宽约640米,总占地面积约1300亩(其中恢复迁建的“石佛寺”占地220亩),规划建筑面积10余万平方米,可建筑商住一体房500余套。整个项目建成后,国际玉城将成为具有玉产品销售、佛教弘扬、文化博览、公园景观、旅游休闲、生活居住等综合性的全球最大的玉雕及相关工艺品批发、零售交易市场。在石佛寺国际玉雕生产加工的5000多个玉雕品种,销往50多个国家和地区。

镇平石佛寺大殿

镇平石佛寺大殿位于镇平县石佛寺镇新民路中段,年代为清。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获得荣誉

2020年4月21日,2020中国特色小城镇品牌传播百强榜发布会在人民日报社举办。石佛寺镇排名第90位。

2020年9月1日,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石佛寺镇榜上有名。

2017年8月22日,石佛寺镇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定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

2016年12月20日,国家民委命名石佛寺镇为第四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

2015年8月,河南省政府选择石佛寺镇河南省第一批重点示范镇。

2014年7月21日,石佛寺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10年3月10日,石佛寺镇入选第一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

2005年10月27日,石佛寺镇上榜第一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文化

明初成村,村西有唐朝所建石佛寺得名。

参考资料

石佛寺镇概况.镇平县人民政府.2024-02-20

石佛寺镇:“特色小镇”名扬全国.今日头条.2024-02-20

中国特色小城镇品牌百强出炉!福州这2个镇上榜.厦门网.20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