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国际电工委员会

国际电工委员会

国际电工委员会(英文名: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简称IEC,1906年成立,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电工标准化机构,也是制定和发布国际电工电子标准并制定相关合格评定程序的类政府性国际机构,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

1887至1900年召开的6次国际电工会议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电工标准化机构,以解决用电安全和电工产品标准化问题。1904年9月15日,在美国圣路易召开的国际电工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建立永久性机构的决议。1906年6月26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英国伦敦正式成立。1947年,IEC作为一个电工部门并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948年总部搬到了日内瓦。中国于1957年参加IEC。1976年,国际电工委员会与ISO达成协议脱离ISO,成为一个独立的组织。1988年起,中国以国家技术监督局的名义参加IEC的工作。

国际电工委员会的主要活动是制定国际电工电子标准,推动电工电子产品的质量合格评定和安全认证等工作。IEC主要机构有理事会、理事局、管理咨询委员会、标准化管理局、合格评定局、执行委员会、中央办公室、技术委员会、ISO/IEC联合技术机构、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CISPR)等。截至2021年8月23日,IEC成员覆盖173个国家,其中有全权成员62个,准成员27个,联络成员84个。

历史沿革

1870年以后,电灯、电热器等家用电器以及各种插头、插座、电阻丝等已得到广泛使用。由于产品质量差、标准不统一,常常发生人身事故。于是,用电安全和电工产品标准化问题被提到日程上来。1887至1900年召开的6次国际电工会议上,与会专家们一致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电工标准化机构。

1904年9月15日,国际电气大会在美国召开。在与会代表所通过的一项报告中论述了这样一个重要观点:“应当采取措施保证世界技术团体的合作,通过建立一个有代表性的委员会来考虑电气设备和电动机械的词汇和额定值标准化的问题。”就是在这一理念的推动下,国际电工委员会于1906年6月26日在英国伦敦正式成立,从此,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的标准化组织诞生了,并一直为世界电工行业提供最佳的全球国际标准,为全球电气电子和信息技术领域的国际标准化工作作出了卓越贡献。1908年10月,由A·西门子股份公司在伦敦主持召开了第一届理事会,通过了国际电工委员会第一个章程(后经过多次修订)。当时有26个国家参加会议。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开尔文当选为国际电工委员会首任主席。

1914年,国际电工委员会组建了4个技术委员会,分别负责电动机械和原动机的名词术语、符号、额定值等方面的标准制定工作。此后,国际电工委员会发布了第一份包括电动机械和电气设备在内的术语和定义一览表;一份国际量值用文字符号和单位名称符号一览表;一项铜电阻国际标准;一份与水轮机有关的术语定义一览表,以及一些有关旋转机器和变压机的定义和建议书。1930年,国际电工委员会规定了频率、磁场强度、磁通量、电抗功率等7个有关电学计量单位,并将当时已有的实际单位扩展成综合的物理单位制,成为“Giorgi单位制”,以意大利科学家和工程师GiovanniGiorgi(1871-1950)命名。随后国际电工委员会又对此做了进一步改进,现在统称为“国际单位制(SI)”。

由于早期国际上没有电工相关词汇,国际电工委员会名词术语委员会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最终于1938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国际电工词汇(IEV),共收录了2000多条术语和定义。1947年,国际电工委员会作为一个电工部门并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948年总部迁至日内瓦。1950以后,国际电工委员会许多技术委员会(TC)的工作范围得到了迅速扩展,同时拥有了更多的技术专家。为了把相关的技术专业合理细化,分技术委员会(SC)以及大量工作组(WG)也不断涌现出来。SC的相继出现,使电子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向前跨越了一大步。

20世纪中叶以后,国际电工委员会相继组建了通信设备用电缆、半导体器件及其与集成电路相关的技术委员会。1961年成立了TC53(计算机与信息处理)。1968年,有关工业自动化方面的TC成立了,这就是TC65(工业流程测量和控制),该技术委员会的工作对工业流程控制系统的最新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1976年,国际电工委员会与ISO达成协议脱离ISO,成为一个独立的组织。

2023年3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式发布光纤领域新标准。2025年1月,经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相关技术委员会及IEC标准化管理局两轮投票选举,中国中核集团的专家肖晨当选国际电工委员会核仪器仪表技术委员会(IEC/TC 45)主席。这是首次由亚洲国家的专家担任国际电工委员会核仪器仪表技术委员会主席。

宗旨与目标

宗旨

促进电工、电子和相关技术领域有关电工标准化等所有问题上(如标准的合格评定)的国际合作。

目标

有效满足全球市场的需求;保证在全球范围内优先并最大程度地使用其标准和合格评定计划;评定并提高其标准所涉及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为共同使用复杂系统创造条件;提高工业化进程的有效性;提高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

主要职责

国际电工委员会从事电工技术(如电力、电子、电讯和原子能)5个方面的工作: 议定共同的表达方法,如名词术语、电路图的图形符号、单位及其文字符号,以及电磁理论等;制定试验或说明性能的标准方法,使有关质量或性能的叙述简洁明了,无须另定最低的要求;就这些标准试验方法,制定产品质量或性能指标;议定影响机械或电气互换性的特性,简化品种,以便进行大批量的连续生产; 制定有关人身安全的技术标准

组织架构

机构设置

现任领导

成员情况

截至2025年4月9日,IEC成员覆盖173个国家,IEC共有89个成员,其中正式成员62个,准成员27个(根据IEC章程的规定,IEC的62个全权成员对章程修改、官员选举等拥有投票权)。

标准类型

IEC标准的权威性是世界公认的。IEC每年要在世界各地召开一百多次国际标准会议,世界各国的近10万名专家在参与IEC的标准制定、修订工作。IEC有107个技术委员会和100个分委会。截至2018年12月31日,IEC发布国际标准及相关出版物10771项。

按标准的表现形式划分标准类型

制定国际标准既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成功的实践经验,又要使利益相关方充分协商一致,还要考虑标准的时效性,以适应不同的市场需求,所以,制定国际标准必须遵守严格的工作程序。为此,国际标准按照成熟的程度和市场的需求,分成几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供用户采用。

 IEC标准分为:IEC国际标准、IEC可公开提供的技术规范 (IEC/PAS,简称公用规范)、IEC技术规范(IEC/TS)、IEC技术报告(IEC/TR)和工业技术协议(ITA)。

 IEC国际标准由IEC技术委员会(TC)和分技术委员会(SC)按照规定的程序制定。IEC国际标准草案和最终国际标准草案必须获IEC成员团体和TC积极成员(P成员)2/3赞成票,并且反对票不得超过总票数的l/4方为通过,才能成为IEC国际标准。

IEC公用规范(IEC/PAS)是在工作组内部达成一致意见的标准文件。TC/SC通常是在批准某一新工作项目时,同时决定将其制定为IEC/PAS先期出版。

IEC技术规范(IEC/TS)是在技术委员会内部达成一致意见的标准文件。TC/SC批准某一新工作项目时,同时可决定将其制定为技术规范先期公布。

IEC技术报告(IEC/TR)是IEC提供信息的文件,包含了通常与国际标准文件不同类型的信息。当TC、SC收集到信息以支持某一工作项目时,经P成员简单多数赞同,就可以将这些信息以技术报告形式出版。

工业技术协议(ITA)是通过有关方面参加的公开研讨会,在特定的IEC成员团体的支持下制定出来的标准文件,能对标准化需求做出快速反应。

按标准的专业领域划分标准类型

国际标准涵盖的领域很广,为了便于管理和采用,可以按照专业领域将国际标准分为若干类。IEC标准分为以下8类:

第—类基础标准

名词术语、量值单位及其字母符号、图形符号、线端标记、标准电压、电流额定位和频率、绝缘配合、绝缘结构、环境试验、环境条件的分类、可靠性和维修性。

第二类原材料标准

电工仪器用工作液、绝缘材料、金属材料电气特性的测量方法、磁合金和磁钢、裸铝导体

第三类一般安全、安装和操作标准

建筑物、船上的户外严酷条件下的电气装置、爆炸性气体中的电器、工业机械中的电气设备、外壳的保护、带电作业工具、照明保护装置、激光设备。

第四类测量、控制和一般测试标准

电能测量和负载控制设备、电子技术和基本电量的测量设备、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核仪表、仪表用互感器、高压试验装置和技术。

第五类电力的产生和利用标准

旋转电机、水轮机、汽轮机、电力变压器、电力电子学、电力电容器、原电池和电池组、电力继电器、短路电流、太阳光伏系统、电气牵引设备、电焊、电热设备、电汽车和卡车。

第六类电力的传输和分配标准

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电线、低压保险丝和高压熔断器、电涌放电器、电力系统的遥控、遥远保护及通信设备、架空线。

第七类电信和电子元件及组件标准

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印制电路、电容器和电阻、微型熔断器、电子管、继电器、纤维光学、电缆、电线和波导股份、机电元件、压电元件、磁性元件和铁氧体材料。

第八类电信、电子系统和设备及信息技术标准

无线电通信、信息技术设备、数据处理设备和办公机械的安全、音频视频系统的设备、医用电气设备、测量和控制系统用数字数据通信、遥控和遥护、电磁兼容性,无线电干扰的测量、限制和抑制;报警系统;导航仪表。

出版物

国际电工委员会出版物主要有:《IEC国际标准》《IEC标准目录》《IEC年报》《IEC年鉴》《IEC通报》《国际电工词汇》等。

合作伙伴

国际电工委员会是联合国社会经济理事会的甲级咨询机构。与大约200个国际组织保持联系。其中,同ISO关系最为密切,并有明确分工,即IEC负责电工电子领域的国际标准化工作,其他领域由ISO负责。此外,IEC还与ITU(国际电讯联盟)、WHO(世界卫生组织)、ILO(国际劳工组织)和UNECE(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等保持着很好的合作关系。IEC与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欧洲复兴和政策性银行)、WB(世行)和UNDP(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系也非常密切。

国际电工委员会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合作伙伴是WTO(世界贸易组织)。WTO各成员国通过TBT协议承认IEC国际标准在提高工业效率及发展世界贸易的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层次上的这种认识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安全、健康和环境规范领域。

除上述国际机构外,国际电工委员会还与一些地区机构合作,促进各地区标准化机构之间标准的协调。IEC与CANENA(美洲电工标准一致化委员会)及CENELECA(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合作密切,此外还与COPANT(泛美标准委员会)、PASC(太平洋地区标准大会)等地区机构保持着合作关系。

与中国关系

1957年8月,中国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动力会议国家委员会名义加入IEC,1960年9月改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参加。1982年1月改为以中国标准化协会名义参加,1985年改为由中国国家标准局,1989年又改由中国国家技术监督局作为中国国家委员会参加IEC。

1980年IEC第45届年会上,中国首次当选IEC执委会委员。1988年IEC第52届年会上中国再次当选为IEC执委会委员。1990年10月,中国首次在北京承办了IEC第54届年会。原IEC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原国家技术监督局副局长鲁绍曾当选为IEC副主席。1994年IEC理事会通过“未来技术主席顾问委员会(PACT)”成员组成名单,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王以铭作为唯一的发展中国家成员入选。

中国于1985年4月以中国电工产品认证委员会(CCEE)的名义参加了IECEE,并作为中国的NCB。1990年CCEE所属9个实验室成为IECEE-CB实验室,中国成为IECEE的全权成员国

2001年9月13日,时任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局王凤清在IECEE-CMC第四次会议上作专题报告,介绍中国认证认可领域的机构改革和认证认可制度及有关政策情况。在此次会上,中国进出口商品质量认证中心(CQC)正式批准成为中国第二个NCB。

1983年5月中国电子元器件质量认证委员会作为国家代表机构,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实验研究所作为国家监督检查机构、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作为国家标准机构,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作为国家计量服务机构代表中国于1985年加入IECQ。

1997年原国家技术监督局(IEC中国国家委员会)成为IECEx的中国代表机构。1999年,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成立“中国防爆电气产品认证中心”,正式启动中国的防爆电气产品认证工作。2000年9月,中国正式向IECEx推荐中国防爆电气产品认证中心为IECEx的侯选认证机构,南阳市上海市抚顺市三个国家防爆实验室为IECEx的侯选检验实验室。2002年经国家认监委批准,方圆合并原中国防爆电气产品认证中心,开始从事防爆电气产品认证和IECEx认证活动。方圆在认监委的领导下,按照等同IECEx认证体系的原则,积极组织相关检验机构的技术人员在原中国防爆电气产品认证中心工作的基础上起草和完善了一整套与IECEx体系高度协调一致的中国防爆电气产品认证体系方案和配套文件,于2004年正式开始接受防爆电气产品认证申请。

2005年,在国家认监委的统一部署下,方圆顺利通过了IECEx同行评审,并于同年十月IECEx全会上被IECEx体系接受为IECEx认证机构(ExCB)与此同时,方圆的签约实验室,国家防爆电气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CQST)、国家级仪器仪表防爆安全监督检验站(NEPSI)和石油化工电气产品防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PCEC)也通过了IECEx评审,被接受为IECEx检验实验室(ExTL)。国家煤矿防爆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CMExC)于2006年也被接受IECEx检验实验室。

IEC大会

IEC与ISO

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英语简称。制定国际标准工作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完成。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电工技术标准化方面保持密切合作的关系。中国是ISO的正式成员,代表中国的组织为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

IEC与ISO的共同之处:使用共同的技术工作导则,遵循共同的工作程序。在信息技术方面,ISO与IEC成立了联合技术委员会(JTC1)负责制定信息技术领域中的国际标准,秘书处由美国标准学会(ANSI)担任,是ISO、IEC最大的技术委员会,其工作量几乎是ISO、IEC的1/3,发布的国际标准也占1/3,且更新很快。该委员会经ISO、IEC理事会授权使用特殊的标准制定程序,因此标准制定周期短,出标准快,但标准的寿命也短,有的几个月之内发布,过了几个月又马上开始修订。这主要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造成的。该委员会下设20多个分委员会,其制定的最有名的OSI(开放系统互联)标准,成为各计算机网络之间进行接口的权威技术,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IEC与ISO使用共同的情报中心,为各国及国际组织提供标准化信息服务,相互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相关事件

2025年4月,国际电工委员会正式发布了由中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该标准为各类养老机器人产品设计、制造、测试和认证等提供了基准。

参考资料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家能源局.2025-04-09

IEC知识窗⑤IEC沿革(上).中国质量新闻网.2025-04-09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2024-03-12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与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25-04-09

..2024-03-12

国际标准制定.中国新闻网.2025-04-09

「走进IEC」IEC有哪些成员?.百家号.2025-04-09

..2025-04-09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介绍.全国建筑物电气装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25-04-09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简介及组织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2025-04-08

IEC知识窗⑥ IEC沿革(下).中国质量新闻网.2025-04-09

中国主导制定光纤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抢占6G先机.百家号.2025-04-09

我国专家,成功当选!这是亚洲国家专家首次.界面新闻.2025-04-09

IEC治理体系·管理机构.中国质量新闻网.2025-04-09

..2025-04-09

国际电工委员会系统委员会秘书处首次落户中国.界面新闻.2025-04-09

领导.iec.2025-04-09

成员.iec.2025-04-09

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及IEC大会详解.中国质量新闻网.2025-04-09

我质检专家当选国际电工委员会核心管理机构成员.中国政府网.2025-04-09

舒印彪院士在第84届国际电工委员会大会上呼吁以国际标准应对全球性挑战.中国质量新闻网.2025-04-09

舒印彪出席第85届IEC大会并致辞.澎湃新闻.2025-04-09

第86届IEC年度大会在美国召开.上海市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服务平台.2025-04-09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大会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百家号.2025-04-09

国际电工委员会举行第87届年会.上海市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服务平台.2025-04-09

中国代表团参加第88届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大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25-04-09

新华视点丨机器人养老时代要来了吗?.百家号.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