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红杉(学名:Larix griffithii Mast.)是落叶松属下的一个物种。

形态特征

西藏红杉是一种乔木,高达20余米,叶倒披针状窄条形,长2.5-5.5厘米,宽1-1.8毫米,上面仅中脉的基部隆起,下面沿中脉两侧各有:2-5条气孔线,表皮光滑,无乳头状突起。着生球花的短枝通常无叶,雄球花矩圆形,长1.4-1.6厘米,雄蕊长3-4毫米,药隔厚,三角状;雌球花和幼果圆柱形,淡紫色或淡红紫色苞鳞显著地向后反折,先端具急尖头。球果熟时淡褐黄色或褐色,圆柱形或椭圆状圆柱形,长5-11厘米,径2.2-3厘米;中部种鳞倒卵状四方形,长宽近相等,长约1.4厘米,宽1.2厘米,先端平截或微凹,边缘有细缺齿,背面有短柔毛;苞鳞较种鳞为长,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中下部或上部宽约5-7毫米,显著地向后反折或反曲,先端具中肋延长的急尖头;种子斜倒卵圆形,灰白色,具大小不规则的紫色斑纹,连同种翅长约1厘米。花期4-5月,球果10月成熟。

分布范围

西藏自治区红杉主要分布于我国西藏南部及东部海拔3000-4100米地带,常与乔松云南铁杉西藏云杉等混生,或成小面积纯林。此外,尼泊尔锡金王国不丹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不丹。

用途

西藏红杉的木材软硬适中,心材淡褐红色,耐久用。可供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枕木、矿柱(坑木)及家具等用。树皮可提胶。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