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
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英文名:香港大学 School of Professional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是香港大学于1957年成立的亚太地区首个致力提供终身学习机会的校外课程部。学院连续17年荣获《星岛日报》颁发“星钻服务品牌选举 — 最佳持续进修教育学府”服务大奖。
香港大学校董会于1957年5月21日,正式通过成立香港大学校外课程部。1960年开设香港首个图书馆学课程。1964年更与香港公共图书馆协会合办首个颁授学衔课程。1965年校外课程中心在中环成立。1970年代,为配合当时的社会需要,香港大学校外课程部推出香港首个医事技术证书课程。至1976年累积10万人次报读学院课程,为校外课程部立下里程碑。学院于1978年1月迁入上环永安中心,占地15250平方尺,共设有14个讲堂,可同时容纳600名学生。随着新的教学中心投入使用,学院所开办的课程亦由1977-78年度的114个,大幅飙升至268个。1992年,港大校外课程部易名为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90年代,学院被赋予财政独立及法人地位。2004年,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成立校友会。2021年10月学院圆满完成国际学术质素评审。
截至2023年,学院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全港共设有9间教学中心,7个教学部门,开设1103门课程。学院现有约850名全职人员及每年聘任约2000名兼职教员以支援教学工作。1957年至2023年,学院累积报读人次约330万,2022/2023年,报读人次为103,320,相当于20,610名全日制学生。学院提供涵盖23种不同学科、不同程度的兼读制课程及全日制本地及海外学位课程,分别由金融商业学院、人文及法律学院与生命科学及科技学院主理。学院与世界各地包括英国、澳大利亚、美国、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多所学术机构合作。
历史沿革
20世纪
香港大学校董会于1957年5月21日,正式通过成立香港大学校外课程部。首年报读学院课程人次达330次,一同见证了香港大学校外课程部(学院前身)的诞生。
1960年开设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个图书馆学课程「LibraryTechniques」,1962年,香港首间图书馆在香港大会堂正式启用。1964年更与香港公共图书馆协会合办首个颁授学衔课程。
1963年香港大学校外课程部跟政府合办两年制的房屋管理训练课程,后来于1969年发展为三年制的房屋管理文凭课程。1964年,与伦敦大学合办首个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就读的法律学位课程,正式提供达致大学水平的法律学士课程。1965年校外课程中心在中环成立,亦标志着学院进一步深入社群,有助于提倡在职人士修读专业课程。
1967年,教学中心等后迁至位于中环德辅道中151号的环球大厦11楼(现为南洋商业银行大厦),拥有七个讲堂,两个研讨室、两个画室及音乐室、一个图书馆及多个办公室,可同时容纳300名学生。
1970年代,一宗严重医疗事故,敲响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缺乏医疗实验室技术员的警号。为配合当时的社会需要,香港大学校外课程部推出香港首个医事技术证书课程。至1976年累积10万人次报读学院课程,为校外课程部立下里程碑。
学院于1978年1月迁入新的市区教学中心。新的教学中心位于上环永安中心,占地15250平方尺,共设有14个讲堂,可同时容纳600名学生。随着新的教学中心投入使用,学院所开办的课程亦由1977-78年度的114个,大幅飙升至268个。
1970年代末,校外课程部的发展迅速,致使报读学院课程人次于五年间倍增,由10万上升至20万。
学部于1982年购入了首个市区教学中心,以配合成人工余进修的需要。信德教学中心亦成为了大学持续及专业教育的标志。
截至1985年,校外课程部的报读学院课程人已达30万。1988年,持续约30年的办学努力,令报读学院课程人次超越40万。于1991年报读学院课程人已逾50万。
学部于1982年购入了首个市区教学中心,以配合成人工余进修的需要。信德教学中心亦成为了大学持续及专业教育的标志。截至1985年,校外课程部的报读学院课程人已达30万。
1988年,持续约30年的办学努力,令报读学院课程人次超越40万。1991年报读学院课程人已逾50万。
1992年,香港大学校外课程部易名为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90年代,学院被赋予财政独立及法人地位。
1998年,中医药学学部于九龙西分校,设立专门的图书览室、标本室及实验室,以支持教学。学部于金钟及美孚教学中心的两所中医临床中心及中药房为中医药学学员提供由中医专家带教的临床见习场所,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为市民提供专业的中医诊疗服务。1999年,学院注册为“非牟利担保有限公司”。学院报读课程人次达到100万。
2000年,香港大学附属学院为全港首间提供优质副学位课程的学院,其开办的副学士及高级文凭课程涵盖多个不同范畴,凭着优质的教学,令学院在教育界建立良好声誉。所有成功修毕学院任何一项副学位课程的学生,均按香港大学体制,经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颁授广受社会各界认可的副学位。
21世纪
2001年,学院的营养学治疗及教研中心除用作研究及发展用途外,更为市民提供专业的营养咨询服务,同时亦为修读学院营养学课程的学员提供实习的机会。
2003年,国际学院(前称“国际学位课程中心”)与英国、苏格兰及澳洲公立大学合办多个为期10至24个月的全日制学位课程,致力为副学位毕业生提供多元升学途径。学院亦为国际文凭(IB)及香港中学文凭试(HKDSE)毕业生提供三年制学位课程。国际学院亦有开办深造文凭课程,另外亦伙拍伦敦艺术大学中央圣马汀学院(CSM)及同属伦敦艺术大学辖下的伦敦传播学院(LCC)开办硕士课程,以照顾学位持有人之进修需要。
2004年,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成立校友会旨在加强会员之间,以及会员与学院之间的联系,并向各界人士推广终身学习的精神。政府致力推广持续进修教育,令报读学院课程人次不断上升,突破150万。
2006年,为回应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与保良局合办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保良局何鸿社区书院。书院于2015年正式改名为“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保良局何鸿燊社区书院”。学院开办的副学士及高级文凭课程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设计及审批,成功修毕任何一项课程的学生,均按香港大学体制,经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颁授副学位,学术评审极为严格。
2007年,为提升中医药教学质素及向大众提供优质的中医药诊所服务及设备,学院于2007年于九龙西开设中医药诊所及教学中心。西九龙地区教学中心设有中医临床中心、中医药房、中医药实验室及中医学资源中心。2008年,学院在四年间报读学院课程人次由150万升至200万。
2010年,中国商业学院以创新型专业商管学院为定位。有别于传统的商学院,中国商业学院在专业和高层管理教育上注重培养学员的整体能力和素质。学院提倡创新教学方法和主动学习体验,以体现「专业(Professional)、前瞻(Prospective)、实用(Practical)、实效(Problem-solving)」的4P独特办学特色。
学院的使命是帮助中国培育具世界一流领导力和管理才能的商界人才,以使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增长的势头。凭借香港大学学术上的优势,学院致力培养内地新生代的企业领袖。因此,未来的企业领袖将通过学院所提供的多样化专业和高层管理课程以获得最前沿的知识,并拥有国际视野和开放思维。
为向与学院及终身教育渊源深厚的人士致谢,学院于2014年设立“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荣誉院士”衔,以作表扬。2016年,学院举办庆祝活动怀缅过去六十年。
2019年,学院全日制及兼读制副学位课程获教资会《质素核证报告》高度赞扬不仅具备完善的政策及程序,且文件资料全面及详尽,以及教学人员尽心竭力、热诚投入。学院对《报告》多项正面评价深感欣慰,肯定学院对质素保证高度承担之余,亦印证副学位课程数十年来依循香港大学评审机制能确保学术超卓。
2020年,学院自1957年成立以来,为不同人士开拓终身学习的机会,应社会需要创下多个先河。63年后,由首届只有330人报读,到报名人数已累积冲破三百万人次。
学院于2021年10月参照欧洲高等教育区质素保证标准及指引(ESG-theStandards andGuidelines for Quality Assurance in the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rea)而进行的国际学术质素评审(InternationalQualityReview)经已圆满完成。评审结果显示,学院完全符合全部共十个ESG评审范畴;评审小组亦赞扬「学院展现了清晰有力的愿景、使命和信念」「其与社会的联系不容忽视,值得高度表扬」。评审小组认为学院具备稳健根基和深远潜力,可望进一步于持续教育、终身学习和跨国教育的领域成为领导国际的优质学府。
办学条件
学校架构
学院
于2007年确立学院制,辖下学院包括:
教学中心
学院在全港共设有9间教学中心。
治疗及教研中心
中医临床中心及中药房
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中医临床中心及中药房成立于1998年,是一所历史悠久,并在社区中享负盛名的中医诊疗中心,位于金钟港铁站上盖,交通便利。中心专病专治,大医精诚的中医传统及精神,配合社会对中医服务的需求,为大众提供一站式专业中医诊疗服务。包括全科诊症、针灸专科、综合治疗及足底反射治疗等,中医药团队获得过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认可,由多位拥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中医专家、教授及中医师组成。
中心的中医病历、中药处方及中药库存均循着中医药规范化的途径采取电子化管理。
本学院除了提供中医诊疗服务外,同时致力推动中医药的教研及发展,并培训了许多著名的中医师,也为现正修读中医药课程的学生提供见习机会。
营养学治疗及教研中心
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的营养学治疗及教研中心除常用营养用作研究及发展用途外,为广大市民提供专业的营养咨询服务,同时亦为修读学院营养学课程的学员提供实习机会。
教育教学
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为非牟利担保有限公司,直属于香港大学,并由大学授权学院董事局处理学院事务。学院董事局成员包括大学代表及社会人士。学院课程的制定、批核及监察,则由香港大学教务委员会透过持续专业教育及终生学习委员会负责。学院提供涵盖23种不同学科、不同程度的兼读制课程及全日制本地及海外学位课程,分别由金融商业学院、人文及法律学院与生命科学及科技学院主理,后者包括中医药学学部。所有学院均有开办学衔与非学衔颁授课程(包括行政人员证书和文凭)。香港大学附属学院则提供全日制副学位课程。此外,学院与慈善机构保良局合办的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保良局何鸿燊社区书院亦有提供全日制副学位课程。
学院开发的网上学习平台SOUL2.0,有助强化老师与学员间教与学的网络互动效益;而SOUL移动应用程式令学员和教师可更灵活及有效地教与学。学院开拓更多元网上课程。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约850名全职人员及每年聘任约2000名兼职教员以支援教学工作。
合作交流
学院与世界各地包括英国、澳洲、美国、中国内地和本港多所学术及专业机构合作。学院将进一步开拓与其他本地及海内外知名学府的合作机会,以发展更多元、更切合学员需要的优质课程。
与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合作
2003年1月23日,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与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签署“地区策略性合作伙伴”总协议书。此举标志着两院正式成为“地区策略性合作伙伴”,双方将在公平、对等的基础上合作办学,并结合各自在学术、教育及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为中国内地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培育高素质人才。双方将各派三名代表组成办学管理委员会,共同制定各种合作发展计划、监控课程质量、审批财务预决算、评估合作效果。双方还将共同在内地及香港举办学位/研究生课程、专业及高层次企业培训课程,涉及法律、市场营销、管理、资讯等方面。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将在香港大学设立远程教育香港站点。
与北京大学合作
2008年1月18日,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香港大学 SPACE)与北京大学合作开办该学院首个完全在网上实行教学的课程,主要为内地开展遥距教学的教师和研究人员提供培训。
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持续教育及终身学习研究中心总监张伟远介绍说,该院开设的首个网上课程名为“远程(遥距)教育研究的方法”,SPACE主要负责课程内容设置及教学,北大则负责课程管理及招生,另外还将邀请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的老师共同提供教学辅导,并会定下每20位学员获分配1名导师的标准。
课程主要面向内地网络学院和广播电视大学的教职员,课程为期约10周(85学时)、学费3,000元人民币,学员修毕课程后可获发SPACE的结业证书。
行政管理
学院通过学院董事局及持续专业教育及终生学习委员会,制定总体政策,以及行使香港大学的管治。大学校董会授权成立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担保有限公司,以管理学院基金辖下的资源。公司属非牟利性质的团体,获《税务条例》第88条确认为公众性质的慈善机构或慈善信托,并豁免缴税责任。此外,公司亦获《公司条例》豁免使用「有限公司」一词作为公司名称的任何部份的规限。
获得荣誉
校友情况
校友会
2004年,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成立校友会,为了加强会员之间,以及会员与学院之间的联系,并向各界人士推广终身学习的精神。
知名校友
苏树辉博士
苏树辉博士,现任澳门博彩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小学时在后山操场的小鱼池内,被旁边的石块上王齐乐校长所题「鱼游赏清泉」德秀丽书法所吸引,萌发了对书法德兴趣,从此他开始临摹字帖。香港大学毕业后,苏树辉投身澳门博彩旅游业,经友人介绍,报读了香港大学校外课程部(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前身,DEMS)开办的「基本书道」班。以书法怡情养性是个人对生命的追求,但以书法作为推广文化桥梁和事业发展的内涵,却是他始料未及的意外收获。
罗晓锋
罗晓锋,香港赛艇代表队队员。2003年获选为香港杰出运动员。北京奥运以后,罗晓锋报读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HKU SPACE),两年时间修毕了康乐及体育管理证书、康乐及体育管理文凭课程。
参考资料
学院简介.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2024-03-09
殊荣.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2024-03-10
发展里程.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2024-03-09
发展里程.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2024-03-09
发展里程.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2024-03-09
发展里程.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2024-03-09
发展里程.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2024-03-09
发展里程.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2024-03-09
发展里程.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2024-03-09
发展里程.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2024-03-09
发展里程.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2024-03-09
发展里程.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2024-03-09
资料概况.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2024-03-09
发展里程.相当大学专业进修学院.2024-03-09
发展里程.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2024-03-09
发展里程.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2024-03-09
发展里程.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2024-03-09
发展里程.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2024-03-09
发展里程.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2024-03-09
发展里程.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2024-03-09
发展里程.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2024-03-09
发展里程.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2024-02-26
发展里程.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2024-03-09
发展里程.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2024-03-09
发展里程.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2024-03-09
发展里程.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2024-03-09
发展里程.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2024-03-09
发展里程.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2024-03-09
发展里程.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2024-03-09
发展里程.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2024-03-09
发展里程.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2024-03-09
发展里程.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2024-03-09
发展里程.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2024-03-09
发展里程.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2024-03-09
发展里程.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2024-03-09
教学部门.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2024-03-09
教学/报名中心地点.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2024-03-09
中医临床中心及中药房.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2024-03-09
营养学治疗及教研中心.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2024-03-09
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网上课程.新浪网.2024-03-09
机构管治.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2024-03-09
教职员团队.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2024-03-10
《活学空间60载──HKU SPACE校友的见证》的诞生.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2024-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