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战役(宝山保卫战)是1937年淞沪会战中一场激烈的战役。

1937年8月23日,日军第3、第11师团在海军火力掩护下于川沙河口、狮子林、吴淞镇、张华浜一带强行登陆。而宝山县城虽然方圆只有十里,但东面和北面都紧靠长江,向南十里是吴淞炮台,向西十里是狮子林要塞,地处险要。如果日军要继续往罗店、月浦一线推进,进而扩大对上海市地区的控制范围,就必须占领宝山。

从9月1日开始,围绕在宝山区外围的日军就已经开始试探性进攻,中国军队在宝山这一战略关键点展开激烈的对抗,力图阻止日军的进攻。最终在日军的猛烈攻势下寡不敌众,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十八师二九二旅五八三团三营中校营长的姚子青率600将士与日军浴血奋战,于1937年9月7日,全营官兵壮烈殉国,宝山被日军攻占。

战役介绍

宝山战役,1937年8月淞沪会战开始后,日军增援部队盐泽师团一部于20日由宝山狮子林登陆,25日攻打宝山县城。中国守军第98师顽强阻击,伤亡惨重,于8月底奉命后撤,留第583团三营孤军防守。9月4日,日军猛攻宝山城。6日,宝山失守,500余中国官兵全部殉国。

参考资料

淞沪会战中最惨烈之战:五百壮士血战宝山城.抗日战争纪念网.2024-08-08

日军在宝山县的暴行.抗日战争纪念网.2024-08-08

淞沪会战:从保卫上海到掩护西撤 守城将士写298封遗书.北晚新视觉.2024-03-15

1937年9月初,日军包围宝山县城,驻守宝山的中国军队第18军第98师第583团第3营500名官兵,在营长姚子青率领下浴血奋战两昼夜,9月7日,县城被日军攻破,全营官兵壮烈牺牲。图为姚子青营长.知识贝壳.2024-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