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小墨(1945年9月28日-2022年12月20日),男,祖籍浙江,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副主任医师,京城四大名医施今墨之子、施今墨学术传人。

施小墨生于名医世家,家学渊源,在父亲的鼓励下,施小墨学习西医,考入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1970年大学毕业后,他在北京中医院内科工作,后转到北京朝阳医院工作。文革期间,施小墨与人合编了《施今墨临床经验集》一书。1982年,施小墨延续父亲施今墨的研究,将父亲研制的具有延年益寿等保健作用的药剂再次投入临床试验。该药剂于1985年由同仁堂科技制药厂生产。1989年,施小墨出国交流、研究中医学。1990年回国之后,为了更好地发扬施门学派,施小墨于1993年10月创办了“施小墨诊所”。2019年,施小墨做客北京卫视节目《养生堂》,讲解施氏长寿秘方。2022年12月20日,施小墨因病医治无效于北京逝世,享年78岁。

施小墨传继家学,站在父亲真传的平台之上,不断求索、创新,在中西医结合和辩证施治方面有深入研究。其擅治内科、妇科学小儿科各种疑难杂症。在治疗癌症方面,他开创了分为寒、热、虚、湿、毒、瘀六个证型的施治方法,疗效明显。著有《中国医药与抗老防衰》《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施今墨学术思想试析》《咳嗽与肺》等多篇论文。其研制出了“小儿健脾化积口服液”,并将此科研成果作为扶贫项目,无偿献给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施小墨生于名医世家,家学渊源,他幼承诞训,父亲施今墨对他要求极严。在父亲的鼓励下,施小墨学习西医,考入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

工作生涯

1970年大学毕业后,他在北京中医院内科工作,后转到北京朝阳医院工作,期间带过西班牙新加坡的外国留学生。

文革期间,施小墨的家庭也遭受了冲击,家里珍存的两屋子病历被人烧毁。为了总结父亲的医学成果,施小墨就去其师兄、师姐家里借笔记,抄录资料,力求回顾父亲的一些临床事迹。经过艰难的整理挖掘,施小墨终于与人合编了《施今墨临床经验集》一书(198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在《百年百名名中医选》施今墨卷中,施小墨也担任了主编。除此之外,施小墨还著有《中国医药与抗老防衰》《施今墨学术思想试析》等多篇论文。

1982年,施小墨延续父亲施今墨的研究成果,他将父亲研制的具有延年益寿等保健作用的药剂再次通过临床试验,发现此方具有调节人体阴阳、改善心脏功能、改善血液微循环、改善肾功能、抗疲劳及降血脂作用,验证了此方确有抗衰老等保健作用,施小墨将先父遗留下来的这一养生抗衰老方剂整理后,再一次献给了国家。经国家批准此方正式命名为“益肾强身丸”(抗老延年丸)和“防衰益寿丸”,并于1985年由同仁堂科技制药厂生产。

1989年,施小墨出国交流、研究中医学。1990年回国之后,为了更好的发扬施门学派,施小墨于1993年10月创办了“施小墨诊所”,接待了无数来自港澳台的同胞和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及东南亚热爱中国传统医学的朋友和海外留学生,使小小的诊所成为继承施派学术,弘扬传统医学的基地。2005年11月,在北京市建国门外SOHO小区,施小墨与北京同仁堂合作成立“北京同仁堂施小墨医药有限公司”,合作创办“同仁堂施小墨诊所”。

2019年,施小墨做客北京卫视节目《养生堂》,讲解施氏长寿秘方。2022年12月20日,施小墨因病医治无效于北京逝世,享年78岁。

社会任职

学术研究

他将临床中西医结合,西医辨病,中医辩证,运用中医理论方法,总结西医各类疾病规律,独具特色。临床辨证细腻,组方灵活,用药广博,疗效显著。善于运用中医理论方法,总结西医各类疾病规律,独具特色。对抗老养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肿瘤、脾胃病、气管炎等专科,有深入研究。

施小墨临证辨证细致,组方灵活,用药广泛,疗效显著。他博采众长,擅长处理内科、妇科学小儿科等多种疑难杂症。施小墨认为:“西医从微观层面认识疾病,中医则多从宏观角度把握。辨明西医之病,可对应分析出中医之证。例如肺炎,可分为早期表证、中期里热证及后期阴虚证。以证统病,病证结合,强调整体调节、突出特色,从而取得较好疗效。”

施小墨研究认为,现代儿童有“四多”:吃肉多、吃冰冷多、吃甜食多,吃零食多。“四多”很容易伤及儿童的脾胃。

施小墨还曾研究肿瘤治疗。根据中医理论将肿瘤分为六个证型,即寒、热、虚、湿、毒、瘀。临床上以证统病,病证结合、整体调节、突出特色,以此来创出一条征服癌症之路。他还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研制了“糖尿安”“强心健脑”“胃安”“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刺胶囊”“抗敏胶囊”“施氏肝宝”等制剂,并在临床中取得良好疗效。

学术成就

施小墨致力于推进中医与中药的深度融合,以期进一步挖掘传统医学的精华。施家作为中医世家,是中国近现代中医领域的重要支脉。他研制出“小儿健脾化积口服液”,将此科研成果作为扶贫项目,无偿献给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广西省卫生厅给予“小儿健脾化积口服液”批准文号,此药已经上市销售。

人才培养

施小墨对徒弟的关心和教导很有耐心,无论是在医术上还是在做人上。施小墨总是鼓励徒弟要有追求,要有梦想,要敢于挑战自己。徒弟吴有朋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施今墨先生再传弟子、施小墨先生入室弟子,得施门医学真传;入国医大师、针灸泰斗贺普仁先生室,得贺门针灸之妙;入国医大师、药学泰斗金世元先生室,识药知药,蒸、炒、炙、煅以正药性,秉承金门医、药并重之魂;临床注重身心平衡,调形养神,养神驭形,形神并重;采用针、灸、药结合,辨证施治。 

徒弟徐佳,是施今墨之外孙女,施如瑜之女。师从施小墨及施如瑜两位医师,幼承庭训,家学渊源。平素重视四诊尤其重视脉诊。治病思路开阔,处方灵活,用药独特。

养生之道

保健养生

黄帝内经》上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由此可见,人是能活到百岁以上的,但有三个基本条件: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食饮有节就是不暴饮暴食、不喝大酒;起居有常就是生活有规律;不妄作劳就是不超负荷地劳动。具备了这三个基本条件,才能形神兼备,从而实现健康长寿的目的。

养生保健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重要体现。但一定要讲究科学。很多人忽视了这一点,迷信服药、吃保健品,或是其他抗衰老之法,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花多少钱也难以达到目的。吃保健品是养生保健的一种方法。有人反映有些保健品是假的,这是市场监管问题,不能因此就否定保健品。根据中医辨证施治、整体调理的思想,合理服用保健品,对身体健康是有好处的。特别是在你具备了三个基本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医嘱服用一些保健品,就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养生保健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施小墨认为有三个:吃得好、睡得好、排得好,这是一个人健康的三个基本标志。中医讲:“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这三个问题解决好了,说明你体内的正气充足,全身免疫力加强,就会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就癌症患者而言,施小墨主要通过辨证施治来解决患者吃、睡、排的问题,这三个问题解决好了,免疫力就增强了,癌症患者不需要害怕,完全可以带瘤生存。

辩证养生

养生第一是养精和神,第二养脾和胃,第三养筋和骨。中医认为七情致病,因此要保持乐观的精神;饮食则须注意营养均衡;运动则提倡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有些人冬天洗冷水澡、喜欢冬泳,这是不好的。肌体一时受冷没有大的问题,但长期下来,不是肾不好,就会得关节炎。运动员一般都需过量运动,所以他们寿命长的不多。运动要选择适合的方式,也要适量而为。

锻炼完不累,觉得精神焕发说明锻炼方式和运动量适合自己。同时,运动方式的选择也因人而异:心脏病、高血压患者不适合剧烈的爬山;呼吸道系统疾病患者就不适合游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不适合长跑;肥胖的人不适合做安静的气功运动。也就是说,养生不能“逆天而行”。

进补需要“因人、因时、因地”。像儿童是纯阳之体,适合清补;身体肥胖、排便不畅,适合通补;手脚凉、没精神、大便稀等,适合温补;大出血的病人,需要峻补;一般人可以适当平补。这是“因人原则”。“因时”则需要注意夏季适合清补、通补,冬季适合温补,春秋适合平补。而因地原则很好理解,比如四川省的水寒冷,空气湿度大,当地吃麻辣很适合,但广州市温热,吃辣就容易上火。所以严格来说,同样的病,不同的病人用同样的东西进补,效果会有不同,原因就是“因时因人因地”不同。

家庭关系

施小墨是中国四大名医施今墨先生之子,施今墨(1881年3月28日-1969年08月22日),原名毓黔,字奖生。祖籍浙江萧山,生于贵州省,是中国近代中医、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改革家,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施今墨根据大量研究和临床经验,提出衰老的主因是气血不足和脏腑衰弱,研制了益肾强身丸和防衰益寿丸两种抗衰老药方。这些方剂在延缓衰老和强身健体方面取得显著效果,并沿用至今,获得了良好的反响。

人物作品

著有《中国医药与抗老防衰》《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施今墨学术思想试析》《冠心病证治》《危重心脏病案试析》《咳嗽与肺》等多篇论文,并合编《施今墨临床经验集》一书,主编《中国百年百名名中医丛书—施今墨(卷)》。

人物评价

施小墨先生从施今墨诊所,到施小墨诊所,再到同仁堂科技施小墨诊所几十年一路走来;将毕生的精力奉献在中医药事业中,曾多次出访海外,弘扬祖国医学,极大加深了海内外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施小墨先生将名医之名、之术、之德不断发扬光大,造福患者,造福社会。(北京同仁堂评)

参考资料

「养生堂」今日17:25播出《长寿有方之65年的施氏秘方》.北京卫视.2025-09-06

京城四大名医施今墨之子、施门学术传人施小墨逝世.北京日报.2025-09-06

施小墨 Xiaomo Shi.豆瓣.2025-09-06

[生活圈]近代著名中医施今墨之子施小墨.央视网.2025-09-07

京城四大名医施今墨之子、施门学术传人施小墨逝世.今日头条-北京日报客户端.2022-12-21

施小墨:晚期癌症的克星 多年不孕者的救星.央视网.2025-09-06

恩师施小墨先生--仙逝一周年纪念日.微信公众平台.2025-09-06

芳芷堂中医团队.北京芳芷堂中医诊所.2025-09-06

施小墨:养生保健要在“本”上下功夫.施小墨:养生保健要在“本”上下功夫.2025-09-06

"只要中医有效就不会被消灭".期刊网.2025-09-06

京城四大名医——施今墨.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25-08-03

..2025-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