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豆角(Vigna unguiculata (Linn.) Walp. ),也叫蛇瓜、蛇豆,是葫芦科栝楼属中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蔓生,株高3米左右,生长势旺盛,分枝性强,果实长柱形,一般在1.30-1.70米,两端渐尖细,尾端常弯曲成蛇状,表皮浅绿色,肉鲜绿色,肉质松软。

形态特征

蛇瓜的根系发达,侧根多,易生不定 蛇瓜根,茎蔓细长,长可达5~8米,茎五棱、绿色,分枝能力强,叶片绿色,掌状深裂,裂口较圆,叶面有细绒毛,花冠白色,花单性,雌雄同样异化,雄花多为总状花序,蕾期为青绿色,将开时浅黄绿色,雄花的发生早于雌花,一般雌花于主蔓20~25节处开始着生,以后主蔓、侧蔓均能连续着生雌花。嫩瓜细长,瓜身圆筒形或弯曲,瓜先端及基部渐细瘦,形似蛇,瓜皮灰白色,上有多条绿色的条纹,肉白色,质松软,成熟瓜浅红褐色,肉质疏松。种子近长方形,上有两条平行小沟,表面粗糙,浅褐色,千粒重200~250克。

分布范围

印度及东南亚。

生长环境

蛇瓜喜温、耐湿热,肉质根,根系发达,在15一40℃的温度条件下均能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0-35℃,各种类型土壤均可栽培。

栽培技术

蛇瓜的全生育期约180-200天。蔓性草本生长势旺盛。叶色深绿,两面密生绒毛,掌状,叶脉放射状。雌花单生,雄花总状或复总状,花瓣须状条裂,有分叉且弯曲。果实长条形,两端尖细,尾端常弯曲,横径4-5cm,长2.5m。嫩果有茸毛,果肉厚3-4mm,肉质松软,有鱼腥味,成熟果转为橙红色,种子为土褐色,表面粗糙,具2条平行小沟,千粒重200~250克。蔓生攀缘,分枝性强,一般主蔓长3米左右;于第11叶位前后开花结果,花白色;果实如蛇形,单瓜果450-600克,单株平均结瓜24条,嫩瓜肉呈淡青色,皮呈淡绿色,成熟瓜皮由青变红,采摘期为6月一9月底;平均亩产量1560公斤。

蛇豆角植株长至50厘米时,开始搭架,架高2米以上。为增产增收,采用改良式单干或双干整枝。露地5月上旬开始浇水,6月上旬浇水后用麦秸或麦糠、发酵柴草覆盖菜,并每隔5-10天浇水一次,隔10-15天叶面喷肥,高温期,酌情用喷雾器自上而下喷一次水。

播种日期:一般温室大棚随市场需求自我安排,拱棚双膜2月下旬播种,塑膜覆盖3月下旬播种,露地4月下旬播种,可加盖一层塑膜。

该种子属木质种,较难发芽。在4月上旬便可播种,5月中上旬定植,在定植后,85厘米以下的侧枝全部删掉,以上全部保留。让其自行上架,行株距为90厘米×80厘米。每亩栽苗在800株左右。合理施追肥。前期不宜多浇水。

种子质量:纯度95% 发芽率90% 净度99% 水分≤8%营养成分列表蛇豆角营养丰富,每100克中含蛋白质1.1克、脂肪0.1克、糖类2.9克、粗纤维0.8克以及多种矿物质。

家常做法

(一)剁椒蛇豆

做法:蛇豆切小段,然后热锅凉油放入剁椒、蒜末、蛇豆翻炒至八成熟放入橄榄菜,盐、鸡粉翻炒至蛇豆全熟后出锅。

(二)清炒蛇瓜

这个是最简单的,蛇瓜   买回来,嚓嚓嚓切片,一点油油、盐、鸡精,炒熟即可。非常好吃,强烈推荐给没吃过的筒子。

(三)肉丝蛇豆

猪肉切成丝。美味蒸鱼切成丝备用.蒜拍成小块备用.

锅里放油,待油热放入肉丝翻炒变色后,放入葱姜翻炒几下.倒入切好的蛇豆丝盐翻炒、放味精(鸡精).OK出锅。呵呵,味道不错。注意不要炒的过火。

营养成分

蛇瓜[蛇豆,大豆角]的营养成分列表(每100克中含)

成分名称 含量 成分名称 含量 成分名称 含量

可食部 89 水分(克) 94.1 能量(千卡) 15

能量(千焦) 63 蛋白质(克) 1.5 脂肪(克) 0.1

糖类(克) 3.9 粗食纤维(克) 2 胆固醇(毫克) 0

灰份(克) 0.4 维生素a(毫克) 3 胡萝卜素(毫克) 20

视黄醇(毫克) 0 硫胺素(微克) 0.1 维生素B2(毫克) 0.03

尼克酸(毫克) 0.1 维生素c(毫克) 4 维生素e(T)(毫克) 0

a-E 0 (β-γ)-E 0 δ-E 0

钙(毫克) 191 磷(毫克) 14 钾(毫克) 763

钠(毫克) 2.2 镁(毫克) 47 铁(毫克) 1.2

锌(毫克) 0.42 (微克) 0.3 铜(毫克) 0.04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