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明
王克明(1939年3月2日-2013年7月20日),男,出生于乐清市,籍贯浙江乐清,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克明长期从事离子束与固体相互作用及材料改性的研究工作。
履历
王克明(1939—2013),浙江乐清人,中国杰出的材料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39年3月出生于浙江省乐清县黄华镇。1957年毕业于浙江省温州中学。196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物理二系。现为山东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波姆物理学会科学成员;长期从事离子与固体相互作用及离子注入光波导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在离子束光电晶体材料改性的研究中,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七项,其中重点项目两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80余篇;“粒子与光电材料相互作用的应用基础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作为负责人完成的“粒子与光电材料相互作用的应用基础研究”获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7年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称号。后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7月20日13时1分在济南市逝世,享年74岁。
王克明的太太黄慕斌,福建人。育有一子一女。
现在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克明教授长期从事离子束与固体相互作用及材料改性的研究工作。在离子束光电晶体材料改性的研究中,他领导的课题组系统地研究了离子注入形成氧化物光电晶体的光波导结构及其特性,提出了形成波导区折射率增加型光波导的新原理、新模式和新方法,并揭示了离子注入波导结构的形成机理;
著名科学家、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山东大学终身教授王克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7月20日13时01分在济南市逝世,享年74岁。
个人经历
1957年,王克明毕业于浙江省温州中学。
1960年4月,王克明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1年,王克明毕业于山东大学物理二系。
1978年,王克明考取出国留学预备生。
1980年至1982年,王克明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尔贝尼分校和蒙特利尔大学作访问学者。
1991年5月,王克明由于“重离子在多元靶中的射程和射程离散的研究”的贡献,被选为国际波姆物理学会的科学成员。
1992年,王克明被国家人事部授予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1993年,王克明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遴选为博士生导师;同年以高等访问学者身份出访美国奥尔贝尼大学。
2007年,王克明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3年7月20日13时01分,王克明在济南市逝世,享年74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王克明在离子束光电晶体材料改性的研究中,他和他领导的课题组系统地研究了离子注入形成氧化物光电晶体的光波导结构及其特性,提出了形成波导区折射率增加型光波导的新原理、新模式和新方法;提出了用激光脉冲沉积法制备掺Er的KTP晶体波导股份激光薄膜的方法;系统研究了重离子注入光电晶体中的射程和损伤分布,发展了重离子在多元靶中的平均投影射程及其离散的有效计算方法。
王克明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七项,其中重点项目两项。
王克明院士担任大会主席第十八届离子束材料改性国际会议、第二届中韩先进信息功能薄膜研讨会、以及担任联合主席的第五届亚欧等离子体材料表面改性国际会议的召开。
1991年,作为第二完成人完成的“载能离子与固体材料相互作用实验与理论研究”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粒子与光电材料相互作用的应用基础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2001年,“离子注入光波导与缺陷研究”获教育部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四项。
2005年,王克明作为负责人完成的“粒子与光电材料相互作用的应用基础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王克明发表SCI收录论文180余篇。有170余篇论文被《SCI》收录,影响因子大于2的有40篇。根据科技部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1990年、1994年和1998年分别列为《SCI》论文发表数全国排名第三、第五和第九位。作为客座编辑之一,编辑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三部,由《SCI》系统刊物作为专辑出版。
人才培养
王克明培养研究生30名,已经有26名博士,其中1人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3人获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5人获德国亚历山大·冯·洪堡科研奖学金,成为洪堡学者。还有3人获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荣誉表彰
1992年,王克明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授予的“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1993年、1999年,王克明两次获得“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
1995年,王克明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
1996年,王克明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7年,王克明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称号。王克明
人物评价
王克明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中国的教育事业,为中国乃至国际核技术科学的应用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评)
王克明为中国在离子注入光波导研究领域作出了奠基性和开拓性的贡献。(山东大学评)
王克明对科学事业的献身精神,严谨扎实的科学态度,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宽以待人、乐于助人的道德情怀,都值得我们学习,在学术界和同行中享有很高的声誉。(物理学家王广厚院士评)
社会任职
1994年至1998年任山东大学物理系主任。
1998年至2013年先后担任山东大学物理系、物理与微电子学院、物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2011年至2013年担任山东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
王克明院士还担任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及加速器应用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波姆物理学会科学成员;曾任第四、五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物理学会理事、中国核物理学会理事、山省物理学学会理事长。
人物纪念
2017年5月27日,温州温籍院士风采园开园,与温州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以及大剧院共同构成了温州市重要的文化地标。23位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温州籍院士雕塑在这里一一呈现,雕塑整体采用铸铜锻造,高度按照院士实际身高的1.2倍来打造,每座雕塑一侧还设有介绍牌,上面刻有院士名字与成就简介,这其中就包括王克明雕像。
参考资料
【人民网】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克明教授逝世.中国科学院.2024-08-20
中科院院士王克明教授遗体告别仪式举行.中国科学院.2024-08-20
忆克明——沉痛悼念王克明院士.山大视点.2024-08-20
让科技成为温州新名片 温籍院士风采园开园.温州市科学技术局.202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