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章(1937-),祖籍广东梅州市梅花江区西阳镇申渡村渡背李屋,是马来西亚科学院创院院士、高级院士,澳洲科技工程院外国院士,以及东盟工程科技院创院院长。
人物简介
李怡章(1937-),祖籍广东梅州市梅江区西阳镇申渡村渡背李屋,马来西亚科学 院创院院士、高级院士,澳洲科技工程院外国院士,东盟工程科技院创院院长。1937年5月11日出生于马来西亚怡保,先后就读于怡保明德华小、育才华小、育才中学、圣米高中学、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大学,1961年-1979年供职于马来西亚国家电力局,1980年创办了电力咨询公司TEP。1990-1992年,李怡章任马来西亚工程学会主席。1993-2000年,李怡章任英联邦工程理事会主席。1995年被委任为马来西亚科学院创院院士。曾任世界工程联合会主席。2004年,李怡章在上海主持了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工程院和上海市政府联合主办的世界工程师大会。
主要成就:马来亚(现马来西亚)电网系统保护、控制和通讯方面的权威;曾任职于多个重要国际组织,为促进马来西亚与世界各国在工程方面的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个人生活
父亲是李柏文,他是复旦大学法学学士,曾任西阳中学校长。母亲是杨碧超,她是梅县松口镇人。
李怡章的童年是在怡宝这个锡矿小镇度过的,他的家庭深受客家“崇文重教”传统的熏陶。1951年,李怡章升学至高中后,在参加合唱团的期间认识了他的妻子。1956年,李怡章去了澳大利亚留学。
李怡章两夫妇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在墨尔本定居发展,二位小女经常留在吉隆坡。二女儿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2005年10月,李怡章夫妇回梅县西阳老家寻根,实现了他们多年的心愿。
荣誉
李怡章所获荣誉主要有:南澳大利亚州电力信托基金大奖(1960年)、马来西亚科学院创院院士(1995年)、澳洲科技工程院外籍院士(2004年)、北京印刷学院印刷包装工程学院荣誉教授(2023年)。
人物轶事
金融危机中不裁员
李怡章担任TEP总裁期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马来西亚经济受到很大的冲击。TEP有400多名员工,每月应付给员工的工资达100万元马来西亚令吉(折合约200万元人民币)。李怡章推崇日本那种企业视员工如家酒店集团人、员工视企业如家的管理理念,坚持不裁员,在企业长达一年半的困难时期,有好几个月他是自掏腰包垫付工资,保障员工待遇,留住企业人才队伍。随着经济的复苏,TEP也渡过了难关,迅速恢复了元气,发展得更好更快。
自掏腰包筹办马来西亚科学院
马来西亚科学院于1991年开始筹办、1994年国会通过法令成立、1995年9月举行开幕庆典。李怡章在筹办马来西亚科学院的过程中,前往澳大利亚、英国、瑞典、美国和中国的科学院、工程院学习取经,费用都是自掏腰包。1995年9月举行开幕庆典时,多国科学院派人前来参加,并给马来西亚科学院送来礼物。其中,参会的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胡启恒送给李怡章个人一幅“有志者,事竟成”的书法——这是所有礼物中唯一送给李怡章个人的。看到那6个字,李怡章十分激动,百感交集……
一次独特的采访
李怡章院士祖籍中国,是个国际化了的马来西亚人。记者通过电子邮件与李院士取得联系,发的是中文,收到的总是英文回复,包括一本长达近400页的英文自传!因记者的英文水平实在有限,于是与李院士约定:发中文的采访提纲,李院士可用英文答复,记者请人翻译之后,再打电话补充采访。
李院士会讲汉语、客家话。电话里,记者与李院士用普通话交流。76岁的李院士声音洪亮,想必“精神铄”、“神采奕奕”这类词用在他身上一定特恰当。2005年10月,李院士曾回老家寻根,并于2006年9月捐资5万元在西阳中学设立了一个以其父李柏文老校长命名的纪念室。他嘱记者去西阳中学看看,拍些照片给他,学校如有需要他将尽力帮忙。
在西阳中学黄献平校长的帮助下,记者还找到了李院士位于西阳镇申渡村渡背的祖屋,据说李柏文先生当年下南洋前就居住在那里。老屋已经无人居住,杂草丛生,唯屋正中祭祀祖宗的聂氏宗祠挂着的牌匾上,“陇西堂”三字金光闪闪,灿然若新,似在召唤远方游子归来……
寄语中国工程师
作为2004年世界工程师大会的发起方——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的主席,65岁的李怡章在上海的日程十分紧张。这位头发花白、语气和蔼华裔老人对中国有着很深的感情,“我出生在马来西亚,但是祖籍在广东梅县。虽然我只来过中国5次,可每次来都能感觉到中国大地上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李怡章院士曾经是马来西亚工程师机构主席,马来西亚科学院的副主席,出任过东盟联合工程机构的主席和共和国工程师委员会主席和名誉主席。
此次来参加世界工程师大会,李怡章非常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来推动世界工程科技人员的交流与合作。当记者请求他给中国工程师写一句话的时候,他欣然写下了“Gooutand make the world better”,意思是“走出去,努力让世界更美好”。
李怡章说,作为工程师应该用两只手工作,一方面认真研究,另一方面要和社会密切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对社会进步发挥更大的作用。“我是马来西亚科学院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前任副院长。我知道院士们比较注重研究,研究固然会有很好的成果,研究是他们的专长。但是交流也很重要,能够推进研究,也能使研究产生更好的效果。”
对于国际化的科技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李怡章有深刻的理解:“要达到小康,不一定自己研制先进技术,也可以购买。当今科技全球化,经济也全球化。美国的科研人员50%是外国人,他们不能控制科研成果转移。知识外流完全控制是不可能的。中国将来变成科技强国也不能控制住知识外流,唯一的办法就是合作。”
李怡章认为,世界面临的危机,一个是安全,一个是贫穷。全世界人口中有三分之二是不富有者。据预测2005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0亿,发达国家人口呈降低趋势,这说明全世界人口增加到了贫困地区。对于这种情况,工程师其实能做很多工作,尤其在消除贫穷方面能作出重要贡献。“发展中国家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差,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二是许多本土企业的技术落后,需要用先进的技术进行改造。在这两方面,工程师都能发挥巨大而重要的作用。”
参考资料
电力王程专家 李怡章.梅州政协.2024-07-02
电力王程专家 李怡章.政协梅州市委员会.2024-07-01
中马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校政企多方赋能东盟印包产业智能化革新.中国报道杂志社.2024-07-01
李怡章寄语中国工程师(组图).搜狐网官方网站.2017-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