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跃平,男,1958年生,独山县城关人,地质博士,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科技处处长、研究员,中科院、教育部、国家文物局遥感考古联合实验室副主任,贵州在京博士联系点科技部门召集人。
人物经历
学习经历
1988.09-1993.07南京大学,地理系,理学博士
1976.09-1980.07贵州大学,地质系,工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13-至今非再生资源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兼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副主任及研究中心二部部长
2009-2013年非再生资源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2012-至今聘任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数字遗产委员会副主任
2009-至今国家重大科学工程FAST(500米射电望远镜)系统总工程师,
2005-至今国家遥感中心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部主任
2002-至今遥感考古联合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非再生资源研究室
1997-2002科技处长、所长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1995.07-1997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1980.07-1988.09工程师,贵州地矿局
个人生活
其父亲是南下干部,母亲是独山本地人。小学、中学均在独山就读。聂跃平小时候曾为家里捡过煤、砍过柴,做饭那是经常的事。文革中,父亲被污蔑为“走资派”,遭到揪斗和下放劳动。聂跃平也深受影响。
主要成就
研究成果
1994年,受国家天文台委托,在中国寻找直径300~500米的洼地,用来做大射电望远镜的台址。他凭着在贵州省工作的基础和已掌握的遥感技术,半年时间便在贵州南部找到了多处适合建造这一宏大工程的岩溶洼地(据说最佳选址在平糖县境内)。与天文学家一起,经过12年的努力,使该项目于2006年被列为国家“十一五”十大科学工程。该望远镜直径500米,探测能力为120亿光年,是目前世界上最好望远镜探测能力的若干倍。它的建成将使天文学有更大的发现,对寻找地外理性生命、探索宇宙的起源带来更大的机会;所在地也将成为世界天文中心,对贵州省的发展将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经过多年研究,聂跃平已经成为我国遥感技术方面的专家。目前,他除继续研究500米望远镜工程外,还进行遥感考古研究。我国尚有许多遗址文物未被发现,应用遥感技术这一人类的第三只眼睛去探索、挖掘已失去的文明,对弘扬民族文化,保护人类珍贵遗产将有重要意义。通过几年努力,遥感考古已在国际上产生较大影响,为中国在该领域争得一席之地。
代表著作
聂跃平,中国遥感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与发展.Applications and Development of archaeological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in China,遥感学报,2009,第五期
聂跃平、杨林,空间技术在遥感考古中的应用,文博信息化,2006,第三期
聂跃平,杨林,遥感考古学一门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交叉学科,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年6期
聂跃平,杨林,胡连荣,用“科技眼”透视秦始皇陵科技文萃,2003
Nie Yueping,Remote Sensing Archeology in China中国科学院院刊英文版-2006年1期
W Changlin,N Yueping,Y Lin,F Xiangtao,Environmental Remote Sen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考古学 and Cultural Heritage
Nie Yue Ping,Zhu Bo Qing,FAS/SKA Selection The LT Site in Guizhou Province ,Astrophysics and Space Science 278: 213-218,2001
探索宇宙奥秘的巨大“天眼”—贵州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遥感选址,遥感学报,2009
陈述彭,毛峰,聂跃平,伟大的生态文明工程——对中国大运河遗址的再认识.Great Ecotypic and Cultural Project——Re-cognition of Grand Canal,地球信息科学, 2008
聂跃平等,遥感技术在大遗址保护中的原理、方法与应用,科学出版社,2009
发表论文
于丽君,聂跃平,杨林,朱建峰,孙雨,刘芳,高华光.新疆轮台奎玉克协海尔古城空间考古综合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20,35(01):255-266.
徐明,宋二祥,沈志平,朱博勤,闫金凯,聂跃平,吴斌,王鸿,付君宜.FAST大型岩溶洼地场地岩土治理关键技术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9,52(03):87-99.
郭飞,于丽君,聂跃平,朱建峰,刘芳.改进随机梯度上升法在遗址预测中的应用[J].遥感信息,2018,33(04):49-54.
钟昌悦,聂跃平,于丽君,朱建峰,潘玉青.新石器时代榆林市东北部环境宜居性分析[J].测绘科学,2017,42(09):62-70.
公雪霜,于丽君,聂跃平,朱建峰,潘玉青.辽宁省西部地区先秦时期聚落遗址空间格局分析[J].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2016,33(03):373-379.
张文君,于丽君,聂跃平,潘玉青.归一化植被指数在遗址探测中的应用[J].测绘科学,2016,41(03):62-68.
尚南,于丽君,聂跃平.采用逻辑回归的汾河流域遗址分布研究[J].测绘科学,2015,40(08):47-52.
KIMWonsok,聂跃平,朱建峰,邓,于丽君,刘芳,高华光.基于遗传算法局部方向梯度的古墓葬圆形土壤标志检测(英文)[J].遥感学报,2013,17(03):671-678.
朱建峰,聂跃平.罗布泊地区古代聚落的GIS分析[A].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ssociation.Proceedings of 2011 AASRI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Industry Application(AASRI-AIIA 2011 V3)[C].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ssociation:智能信息技术应用学会,2011:130-133.
朱建峰,聂跃平.罗布泊地区古代聚落的GIS分析[A].Hong Kong Education Society、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u0026 Technology.Proceedings of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zzy Systems and Neural Computing(FSNC 2011 V5)[C].Hong Kong Education Society、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u0026 Technology:智能信息技术应用学会,2011:702-705.
朱建峰,贾鹏,聂跃平.利用遥感与GIS对楼兰时期罗布泊水系变化分析[A].中国遥感委员会.第十七届中国遥感大会摘要集[C].中国遥感委员会:杭州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球科学研究院,2010:127.
邓飚,郭华东,王长林,聂跃平.遥感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综述[J].遥感学报,2010,14(01):187-206.
聂跃平,杨林.中国遥感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与发展[J].遥感学报,2009,13(05):940-962.
林国添,王长林,聂跃平,成弈.基于遥感影像构建大运河沿线土地利用数据库[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9,24(02):192-196.
林国添,成弈,王长林,聂跃平.基于RS和GIS的大运河沿岸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09):4144-4146.
朱春华,聂跃平.面向对象方法在SPOT5影像土地分类中的应用——以京杭大运河南旺地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07):3122-3125.
于丽君,聂跃平.基于SPOT5影像的京杭大运河自动提取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8,(02):179-183.
代晶晶,聂跃平.不同典型区长城遥感比较研究[J].国土资源遥感,2008,(01):72-74+107.
代晶晶,聂跃平.基于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长城自动提取实验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7,(04):520-523.
聂跃平,杨林,王长林.遥感考古学——一门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交叉学科[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06):25-31.
尹宁,王长林,聂跃平,杨林.遥感影像的古长城信息提取方法研究[J].遥感学报,2005,(01):87-92.
常晋义,朱博勤,张渊智,聂跃平,魏成阶.地震灾害潜在损失评价模型分析与研究——以唐山地震为例[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2,(03):129-134.
[23]朱博勤,聂跃平.易贡巨型高速滑坡卫星遥感动态监测[J].自然灾害学报,2001,(03):103-107.
张渊智,聂跃平,蔺启忠,荆林海,张兵表面水质遥感监测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0,(04):214-219.
朱博勤,聂跃平.西藏易贡巨型高速滑坡卫星遥感动态监测[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五届中外空间/太空科学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2000:113.
聂跃平.贵阳市喀斯特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变化[J].地质地球化学,1994,(06):69-71+77.
聂跃平.环境地质遥感[J].遥感技术与应用,1994,(02):44-49.
聂跃平.碳酸根岩性因素控制下喀斯特发育特征─—以黔中南为例[J].中国岩溶,1994,(01):31-36.
科研项目
国家支撑计划项目“空间信息技术在大遗址保护中的应用研究”大遗址保护数据采集工具、传输、与处理技术研究专题,2006.01-2010.12
国家支撑计划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及其相关文物保护技术研究”遥感技术在中华文明探源中的应用研究专题,2010.06-2012.12。
“新疆第三次文物普查特殊地区遗址遥感探测”,2009.01-至今。
“海南第三次文物普查热带雨林遗址遥感探测”,2008.03-2009.12
参考资料
聂跃平----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2022-01-10
聂跃平_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_万方分析学者知识脉络.万方.202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