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状态是一个重要的道德及政治哲学概念,常用于探讨宗教、社会契约论和国际法等领域。这个概念设想了一种人类在进入社会状态之前的生存状态,即在国家形成之前,人们如何生活。自然状态的研究旨在回答诸如“文明社会是如何起源的”等问题。

哲学观点

霍布斯的观点

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提出了一种自然状态的假设,他认为在国家建立之前,人类生活在一种自然状态中。在这个状态下,人们享有平等且自由的自然权利,但由于追求利益的本性,这种自由和平等的状态充斥着战争。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人们通过自然法的指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最终走向建立国家的道路。

洛克的观点

约翰·洛克在其社会主义中,以自然状态为出发点,阐述了自然状态中存在的缺陷,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自由主义理论。他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静态的存在,强调了其中的平等和自由特性,同时指出自然状态与公民社会之间存在明显的界限,两者之间并没有渐进的发展过程。

卢梭的观点

让-雅克·卢梭同样以自然状态为起点,描绘了自然状态及其向文明社会演进的历程,提出了民主主义的思想。卢梭认为自然状态是动态发展的,经历了智慧和技能的增长、交往的增多等一系列阶段,最终产生了私有观念和社会制度。他对自然状态的理解与约翰·洛克不同,认为自然状态与文明社会并非截然对立,而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

自然状态的特点

静态与动态

洛克认为自然状态是静态存在的,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他在定义自然状态时提到:“不存在具有权力的共同裁判者的情况下,人们都处于自然状态。”相比之下,让-雅克·卢梭则认为自然状态是动态发展的,他描绘了自然状态的发展轨迹,包括智慧和技能的提升、交往的增加等,从而引出了私有观念和家庭观念的产生。

理性和情感

洛克主张自然状态是一种理性状态,受到自然法的支配。他认为在自然状态中,人们的行为受到理性的引导,而非外界权威的约束。然而,卢梭则认为自然状态更倾向于情感状态,其中自爱心和怜悯心这两种原始情感主导了个体的行为。

自然和战争

约翰·洛克将自然状态与战争状态进行了对比,他指出战争状态是一种敌对和毁灭的状态。与此相反,让-雅克·卢梭则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和平状态,野蛮人在自然状态下的生活是孤立的,需求简单,很少发生冲突。卢梭还认为,自然状态的情感原则有利于维持和平,而战争状态主要出现在文明社会中。

核心

洛克认为财产权是自然权利的核心,其他权利均以此为基础。他主张在自然状态下,私有观念和财产权已经存在,通过劳动可以确立个人对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卢梭则持不同的观点,他认为野蛮人没有私有观念和财产权的概念,这些都是随着社会发展才出现的。

参考资料

自然状态.族谱网.2024-08-14

从微积分到自然状态,对“人造物”的信仰如何建构现代文明?.网易.2024-08-14

洛克论人的自然状态.豆丁网.2024-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