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1391年-1453年,字祖期,号春庵),江西吉安府永丰县人,明朝政治人物。永乐十三年进士正统元年任御史土木堡之变后,彭勖致仕。

相关史料

《明史列传第四十九》

彭勖,字祖期,永丰人。七岁,入佛寺不拜。僧强之,叱曰:“彼不衣冠而袒,何拜为!”

永乐十三年举进士。亲老,乞近地以养,除南雄府教授。学舍后有祠,数现光怪。学官弟子率祷祀,勖撤而焚之。满考,补建宁教授。副使王增有疾,医者许宗道诬诸生游亨魇魅,以舍旁童五郎祠为征。增怒,置亨家七人重罪,下近祠居民狱四百家。勖抗论游氏非巫者,五郎非邪神,初捐地筑城人也,事载郡志中。增愕,索图经证之,大惭悔,事得解。建宁县朱熹故宅,有祠无祭。勖疏请春秋祭,子孙徭。又创尊贤堂,祀胡安国蔡沈真德秀。诸生然向学。

正统元年,以杨士奇荐,召授御史。时初设提学官,命督南学校。详立教条,士风大振。疏言:“国朝祠祭,载在礼官。修斋起萧衍,设醮起宋徽宗,宜一切除之。禁立庵院,罢给僧尼度牒。”又言:“真定、保定市山东省民逃凤阳县颍州区以万计,皆守令匿灾暴敛所致,乞厚恤。守令课绩,宜以户口增耗为殿最。”又请设南京市诸卫武学。皆报可。所至治先贤坟祠。母忧归,以孙鼎代。勖起复,改吏部考功郎中,出为山东副使。土木之变,数言兵事。以直不容于时,致仕归。

《菽园杂记·卷三》

正统初,南畿提学彭御史勖,尝以永乐间修《五经四书大全》讨论欠精,有与《集注》背驰者,遂删正自为一书,欲缮写以献。或以《大全·序》出自御制而止。以今观之,诚有如彭公之见者。盖订正经籍,所以明道,不当以是自沮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