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分在日本指各季节的分际,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也就是各季节变化的前一天。在旧历中,一年之始的立春被视为最重要的一天,因此在江户时代后常特指立春的前一天。节分的日期每年不尽相同,例如在2018年,节分是在2月3号。

原由

在季节交替时,易生邪气,如鬼、灾祸、疾病,因此,必须在这一天举行驱逐恶灵的仪式。节分起源于中国古已有之的追习俗,追傩原是中国的一项驱除病魔恶鬼的仪式,于节令变换之日举行。《论语》对此也有记载。到了唐朝,朝廷在长安举办盛大的新年活动:“追傩大典”约在1300年前,日本飞鸟时代,广泛吸收中国唐朝的制度,“追傩”也就被纳入日本朝廷的仪式。到了日本平安时代,每逢节分平安京中就会举行这种仪式,祈求国家和百姓的安康。后来仪式逐渐在各地的神社、寺院中举行。室町时代以后演变成到民间的传统节日。日本明治年后大致参照唐制举办的时间与用意。

仪式

节分祭中主要的仪式为撒豆子,源于中国的撒豆驱邪除瘟之俗,汉朝的《龙鱼河图》就有记载撤豆子驱五方疫鬼,加上豆子日语发音为まめ(mame),音同魔灭。豆子是烘煎过的黄豆,首先从是内向屋外,一边喊:“鬼は外!(鬼向外)”,接着,从室外向室内撒豆,边喊:“福は内!(福向内)”。撒完豆子后,人们必须吃下自己实际年龄加一(虚岁)的豆子,日本人相信这个习俗保佑身体健康不生病。

节分时的料理

惠方卷

惠方卷是用海苔包起醋饭、蔬菜和鸡蛋等多样食材一起享用的一种寿司。为了不要让缘分或福气断掉,惠方卷不会切成小块,而是一个人享用1整条。重要的是要面向“惠方”,也就是该年度掌管福德的神明方位来享用。享用时如果开口说话,会让运气跑掉,因此,要边吃边在心中复诵愿望,一直到吃完为止都不能说话。

沙丁鱼

这项习惯主要在西日本较为普遍,据说在节分时吃沙丁鱼可以消除“阴气”,烧烤时产生的烟雾,也可以驱逐走邪气,此外,鬼怪、邪灵讨厌味道强烈或是尖锐的东西,因此,有人会在烧烤过的沙丁鱼头插上柊叶,作为驱魔摆设装饰在玄关或门口。

荞麦面

在节分时吃“荞麦面”的理由,有许多种说法。例如:从面条形状延伸出“细水长流的人生”的祈愿,除此之外,荞麦这种植物经得起坏天气的考验,象征人在未来一年遇到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荞麦面也有可以轻松地咬断的特质,而有“斩断厄运”的含意。

相关故事

2010年2月3日是立春前的“节分”。正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第22长期考察组成员野口聪一身穿红色T恤,戴上鬼面具,打扮成一个红鬼。因为空间站没有大豆,野口聪一就用彩色的巧克力豆“驱魔”。在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公开的录像中,巧克力豆在无重力的环境下没有落下,而是缓慢地朝着四面八方飞散,最后消失在录像画面之外。不过野口聪一的表演有一个“漏洞”。“扮鬼”与“驱鬼”至少是由两人完成,而野口聪一则是一人既“扮鬼”又“驱鬼”。

日本节分祭・节分会

中尊寺岩手县平泉町)- 迎接大相扑人气力士、受到灾厄之男女进行驱魔招福之祈求仪式。这是日本节分祭中的一个特别活动,体现了节分习俗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