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县博物馆位于汶上县城宝相寺景区内,馆藏文物2000余件,其中国家一、二、三级文物近百件。

发展历史

汶上县博物馆于1999年9月开馆运营。

人员编制

汶上县博物馆隶属于汶上县文物局,全额事业编制,现有干部职工35人,配备馆长1职,副馆长3职,专业技术人员20余人。

馆藏文物

汶上县博物馆馆藏文物2000余件,其中国家一、二、三级文物近百件,上迄更生世第四纪新生代古棱齿象牙化石,下至近、现代文物,尤其是1994年3月15日太子灵踪塔出土的佛牙、舍利、金棺、银等佛教至高无上的圣物成为馆藏文物的一大特色。

重要活动

1999年—2007年博物馆基本陈列为《汶上出土文物通史陈列》、《太子灵踪塔宫佛教圣物展》、《石刻拓片展》等系列;2007年我县对博物馆展厅进行高标准设计调展,基本陈列为《文明曙光》、《教化中都》、《佛教传入》、《同朝四尚书》、《运河枢纽》、《塔宫圣物》等系列,陈列面积1000多平方米。

建筑布局

博物馆为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双层双檐楼阁式建筑,双拱彩绘,雕梁画栋,高21米,占地2800平方米。“中都博物馆”匾额由中国著名书法家、中国汉画像石学会会长、红学会会长冯其庸先生题写。该馆气势恢宏,造型独特,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文物展品上至更生世、第四纪新生代古龄齿象牙化石,上迄近现代文物,其细石器、陶瓷器、太子灵踪塔面世的佛牙、舍利等佛教至高无上的圣物为馆藏文物的一大特色。

为更好地展示汶上县丰富的文物旅游资源,推进汶上旅游业的发展,于2007年投资百万余元对博物馆进行了调展装修,并对馆藏文物进行调展陈列。陈列主题定为“佛都圣迹珍宝展”,分为文明曙光、化行中都、佛教传入、同朝四尚书、运河枢纽和宝相寺地宫出土文物精品展等几个板块,其中宝相寺地宫出土文物精品展又分为太子灵踪、佛牙供养、稀世佛宝和佛光普照四个主题。展室整体布局更加合理,重点更加突出,脉络更加清晰,风格更加独特,色彩更加绚丽,气质更加宏伟,给游客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装饰调展后的博物馆,将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为打造汶上县“千年佛都、儒贤圣地”旅游品牌形象贡献力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