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帝论》是清代作家周树槐创作的一篇散文。文中通过分析丁固被杀一事,揭示出汉高祖刘邦极度自私的心理特征以及狡猾的政治手段。周树槐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深入剖析,展现了刘邦为了维护帝王尊严不惜杀人并寻找正当理由的行为特点。同时,他还运用季布、项伯等人的例子进行了对比,强化了文章的说服力。
原文
丁公担任楚国将领时,在徐州市西部追击高帝刘邦,刘邦紧急回头说道:“两位贤明之人怎能相互为难呢?”丁公随即撤退离开。楚国灭亡后,丁公前去拜见刘邦,却被刘邦处决并公开示众,刘邦宣称:“后世之人不可效仿丁公。”
壮学子评论道:“丁固去世的时间太迟了!然而,刘邦真是个变幻莫测的人物啊。他曾说过:‘导致项羽失去天下的正是丁公。’丁公身为项羽的臣子却不忠诚,相比之下,最为忠诚的项羽臣子应属季布。尽管丁公已被处决,而季布当时正被悬赏缉拿,可见刘邦并非能够公正无私的人。”
作者介绍
周树槐,字星叔,号壮学子,湖南长沙人。他在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考取进士,曾任职山西沁源、江西吉水等地的知县。著有《壮学斋文集》一书。
译文
丁固在楚国担任将军期间,曾在徐州市西部迫使刘邦陷入困境。刘邦急忙转头说:“两位贤良之人怎会彼此为难呢?”丁固随后带领军队离开了。楚国灭亡后,丁固前往拜访刘邦,却被刘邦杀死并展示了他的首级,刘邦警告道:“后代的人们不应该模仿丁固的做法。”
壮学子认为:“丁固去世得太晚了!刘邦真是个难以捉摸的人。他曾说:‘导致项羽失去天下的就是丁固。’丁固作为项羽的臣子不够忠诚,但是最忠诚的项羽臣子应该是季布。丁固已经被处死了,而季布正在被悬赏缉拿,由此可见刘邦并不是一个能够公正无私的人。”
那么为什么刘邦要杀死丁固呢?壮学子指出:“刘邦憎恨丁固就像憎恨季布一样。然而,丁固被杀,季布最终得到赦免,是因为季布多次使刘邦陷入困境,但他并没有真正伤害到刘邦,而是因为觉得自己有罪而逃离,因此刘邦对他并没有特别强烈的厌恶感。相反,丁固既能使刘邦陷入困境,也能释放他,他认为自己对刘邦有恩惠,这种行为才是刘邦感到非常羞耻的。否则,如果在鸿门宴上,导致项羽失去天下的其实是项伯,而刘邦却封赏了他,那他又该如何向后人解释呢?”
参考资料
周树槐.长沙图书馆.202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