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刘世钧

刘世钧

刘世均(1889年8月28日—1945年2月14日)。号佛肩,生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8月28日,临川区大岗镇站头刘家村人。曾祖父刘志沂爱新觉罗·旻宁丙午年(1846)举人咸丰癸丑年(1853)进士,历官陕西潼商兵备道。祖父刘卓同治庚午年(1870)举人。父刘孙恩科举人,历官内阁中书

事迹

刘世钧1908年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毕业(保定军校前身),历任清朝驻九江新军第27混成协(协统吴介璋)(旅)第53标(团)的队官(连长)。1911年10月领导了辛亥革命的九江首义,九江独立后,任九江军政分府参谋次长(参谋总长先为蒋群,后为李烈钧),九江警备司令部独立第一旅旅长,全面负责九江军政分府的军政工作,后任九江镇守副使(1913年7月12日~7月31日)。李烈钧任江西省都督后,任江西第二师师长(刘世均的把兄弟刘士毅任师部主任参谋)。第一师师长欧阳武(字南雷,江西吉安吉水枫江林桥人)。1912年10月6日授衔陆军少将,1913年7月12日授衔中将。1913年7月参加了李烈钧领导的“二次革命”。“二次革命”失败后,逃匿上海市,后到日本,继续追随孙中山进行反袁活动。后任中华民国陆军部咨议。民国五年(1916年),黎元洪继任总统,段祺瑞是内阁总理。由于对德参战问题,国会与内阁发生歧见,史称“府院之争”。刘世钧因是段(段祺瑞曾为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校长)的学生,受段蒙骗和张尧卿等人参与了1917年5月10日的段派“公民团”事件。此后他脱离了军界、政界,回到故乡临川站头隐居。于1945年2月14日(农历元月2日)在老家病故,享年57岁,葬本村塔山。作为辛亥革命的元老,临川县政府为他在老家举行了三天的隆重葬礼。

子女

配蔡氏,南昌县三江镇赏戴花五品蔡公少员第四女,生子道早逝,生女藻青(兆妹)适歙县程瑞铸;继娶熊氏文湛,生女彦青(仰农)适南丰县李定魁(曾任江西省省长)之子李维城。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