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是指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审核,具有科学基金管理资格并予以注册的单位。依托单位具备独立申报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是科学基金制运行的重要枢纽,是组织实施科学基金项目的重要依托。

历史沿革

自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依托单位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形成了科学有效的依托单位管理模式。依托单位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工作中发挥了支撑、协调、管理、服务的重要作用。

2018年12月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印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依托单位科学基金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更好地发挥依托单位在科学基金工作中的作用,加强和规范依托单位的科学基金管理,推进科学基金事业健康发展。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收到1634个单位注册申请,经审核共受理1193个单位注册申请。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基金工作管理办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注册管理实施细则》《关于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注册申请的通告》以及专家评审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4年第19次委务会议决定批准281个单位注册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

申请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机构以及其他公益性机构,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向自然科学基金委申请注册为依托单位:(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二)业务范围中具有科学研究的相关内容;(三)具有从事基础研究活动的科学技术人员;(四)具有开展基础研究所需的条件;(五)具有专门的科学研究项目管理机构和制度;(六)具有专门的财务机构和制度;(七)具有必要的资产管理机构和制度。

分布范围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依托单位3120家,依托单位保有量最多的前3个地区分别是北京市559家、广东省241家和江苏省170家。依托单位数量最少的省份是西藏自治区,仅有14家。按照单位性质划分,依托单位包含科研机构1430家,占比45.8%;高等院校957家,占比30.7%;医院(含保健院、疾病防治院)310家,占比9.9%;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9家,占比1.6%;气候/气象局42家,占比1.4%;地质勘察机构35家,占比1.1%;环境监测机构24家,占比0.8%;食品药品检验检疫机构23家,占比0.7%;各类信息中心22家,占比0.7%;地震局22家,占比0.7%;其他性质单位206家,占比6.6%。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医院是我国从事基础研究的主力军,三者合计占比86.4%。

注册与终止

2007年,依托单位采用离线填写提交电子文本的方式进行首次注册,当年批准注册单位24家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建立电子注册系统,每年集中受理1次依托单位注册申请,通常在每年6月下旬发布受理注册通知,8-9月期间受理审核申请,11月中下旬公布注册结果。值得注意的是符合基本条件的申请单位并非注册即通过,自然科学基金委每年还要考量申请单位的基础研究能力择优通过注册,因此存在一定的注册通过率。2008年除接收新注册单位提交的申请外,还对2007年以前注册的依托单位进行了重新注册认定,因此2008年注册单位数量较多。2015年之前,每年依托单位批准注册数均低于100家(2008年除外)。2015年之后批准注册依托单位数突增,2016年达到峰值295家。2020年依托单位批准注册151家,申请注册616家,注册通过率为24.5%。

项目申请与资助

项目申请

从2000-2019年的20年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接收项目申请2359409项,批准资助项目514971项,资助资金26063769.6万元,平均资助率为21.8%。

2000-2019年,共有4270家依托单位(包含已退出的依托单位)申请了科学基金项目。依托单位项目申请量的平均值是553项,申请量高于平均值的依托单位有653家,低于平均值的有3617家。依托单位2000-2019年项目申请情况有2家依托单位的项目申请量超过40000项,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50066项(年均申请量超过2500项)和浙江大学42179项(年均申请量超过2100项)。还有12家依托单位的项目申请量超过20000项但低于40000项,年均申请量超过1000项。在数据统计的另一端,808家依托单位的项目申请量高于20项,但低于100项,即年均申请量大于1项低于5项;还有2235家依托单位的项目申请量低于20项,年均申请量不足1项。两者合计占全部依托单位的71.3%。

项目资助

从2000-2019年的20年间,4270家依托单位获项目资助数的平均值是120.6项,资助量高于平均值的依托单位有563家,低于平均值的有3707家。依托单位获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情况也呈现两极分化趋势。一方面,年均获资助项目超过1项,即从2000-2019年的20年间获得20项以上资助的依托单位数量较少,共有1080家,占全部依托单位总数的25.3%。但这1080家依托单位共获资助项目507205项,占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总数的98.5%。获资助项目数超过10000项的依托单位有3家,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12441项,浙江大学11447项和北京大学10922项,3家单位年均获资助项目超过500项。另一方面,年均获资助项目低于1项的依托单位数量较多。有1593家依托单位获资助项目数量在1~19项之间,还有1597家依托单位没有获得过任何项目资助。两者合计占依托单位总数的74.7%。

参考资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基金工作管理办法.河北水利电力学院科研科.2024-11-04

闽南理工学院获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百家号.2024-11-04

复旦大学泰州健康科学研究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泰州市人民政府.2024-11-04

关于印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依托单位科学基金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4-11-04

关于公布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注册审批结果的通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4-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