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亮,1963年9月生,山东省梁山县人,历史学博士,现为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8年、2003年先后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清代学术史、中国儒学史、中国古代思想史的教学与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二项、山东省古籍整理项目一项。研究成果有:《清代陆王心学发展史》、《李与〈陆子学谱〉》、《中国著名藏书楼海源阁》、《霸道与王道:秦汉帝国》、《清代陆王学研究》、《刻书藏书与聊城》、《陆子学谱》(点校)等专著,并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
人物经历
1995年9月,考入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跟随著名的儒学专家骆承烈先生攻读历史学硕士学位,1998年7月毕业后分配到聊城大学(今聊城大学)历史系(今历史文化学院)工作。2000年9月,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师从全国历史学会副会长、著名清史专家、学部委员陈祖武先生攻读历史学博士学位。2000年晋升讲师,2004年晋升为副教授。2005年被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讲课程
在教学方面,先后为历史文化学院历史系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开设了《中国古代史》、《中国传统学术史》、《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国古代史史料学》、《中国儒学史专题》等课程。
研究方向
目前,杨朝亮老师正立足于运河文化研究方向,结合自己的特长,以运河思想文化方面作为突破口,力争于近几年内有大的发展。
主要贡献
在搞好教学的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近几年来,先后在《中国史研究动态》、《孔子研究》、《清史论丛》、《齐鲁学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东岳论丛》等国内著名杂志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试论宋初“三先生”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陆子学谱〉初探》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复印。近年来,出版专著三部:《李绂与〈陆子学谱〉》、《中国著名藏书楼海源阁》、《霸道与王道:秦汉帝国》等。其中,《李绂与〈陆子学谱〉》一书,2006年获山东省教育厅社会科学成果专著二等奖。目前,正集中精力完成山东省古籍整理项目《〈陆子学谱〉点校》。自从来到聊城大学工作后,为聊城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把自己的研究同当地的文化密切结合在一起,曾参与一些重大课题的研究,如先后参与了《中国通史教程·古代卷》(齐涛主编)和《聊城通史·古代卷》的编写工作;还出版了专著《中国著名藏书楼海源阁》一书和《傅斯年与清代学术》、《简论傅斯年对“清代学问”的贡献》等论文,得到学界同仁的好评。
学术成果
1、《李绂与〈陆子学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月。
2、《霸道与王道——秦汉帝国》,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
3、《试论李绂于三礼馆之贡献》,孔子研究,2008年第2期。
4、《李绂学术思想渊源探析》,清史论丛,2008年号。
5、《李绂科举思想探析》,大连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6、《试论明清律例对腐败的威慑》,聊城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7、《李绂乡邦情结之简析》,抚州市社会科学,2007年第3—4期。
8、《2005年清史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6年第6期。
9、《简论傅斯年对“清代学问”的贡献》,齐鲁学刊,2006年第1期。
10、《李绂生平学行考》,聊城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11、《李绂与广西改土归流》,清史论丛,2006年号。
12、《傅斯年与清代学术》,“傅斯年与中国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3月。
13、《傅斯年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5年第2期。
14、《〈陆子学谱〉撰述之意义》,抚州市社会科学,2005年第5—6期。
15、《〈陆子学谱〉之架构与旨趣》,清史论丛,2005年号。
科研项目
1、《〈陆子学谱〉点校》,省古籍整理项目。
2、《礼与中国古代社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
获奖记录
《李绂与〈陆子学谱〉》获2007年山东省教育厅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