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之法化,又称五字齐刀,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安阳地区铸造的一种钱币。这种钱币的形状类似于早期齐刀,如“齐之法化”和“节墨之法化”,具有断缘特征。刀背上刻有三横线和一些文字,包括“一”、“二”、“八”、“九”、“化”、“上”、“日”、“屮”、“勹”、“工”等字符。这些钱币通常长18-18.5厘米,重量约为45-55克。
形态特征
安阳之法化的形态特征与其早期齐刀类似,如“齐之法化”和“节墨之法化”。它们的刀刃边缘平整,背面凸起,且带有断缘。在刀背上方可以看到三条横向线条和一些符号。这些钱币的长度大约在18厘米左右,重量在46克上下,尽管有些会有微小的尺寸差异。除了无背纹的钱币外,其他常见背纹还包括“一”、“二”、“八”、“九”、“化”、“上”、“日”、“屮”、“勹”、“工”等多种类型。安阳之法化的数量相对较少,但比六字刀更多。这些钱币常在出土时呈现出汞古或黑漆古的颜色,因此备受收藏家的喜爱。
地理位置
安阳之法化的铸造地点位于今天的山东省曹县境内。历史上,对于安阳市的具体地理位置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一种说法认为,安阳位于现今山东省曹县东部,这是根据《史记》中有关齐国攻打鲁国莒地和安阳的记录推断得出的。另一种说法则将安阳与古代的鞍邑联系起来,鞍邑位于现今山东省济南市西北部。此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安阳位于现今山东省莒县附近,因为《后汉书》中有提到莒地附近的五个安阳。目前,学术界普遍倾向于安阳位于莒县的说法,这主要是由于莒县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军事基地。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公元前412年,田白攻占了莒地,随后可能在此地铸造安阳之法化,以便在当地推广使用,从而增强自己的影响力。然而,这一观点还需要更多的考古证据来支持。
发展历程
安阳市之法化是在齐国刀币系列中的一种,其名称来源于铸造地安阳及其铸造标准。虽然具体的铸造时间尚不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安阳之法化是在齐国统治下的某个时期铸造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安阳之法化的铸造工艺发生了变化,由最初的断缘形式转变为非断缘形式。这一转变可能是为了适应新的经济需求而进行的技术改进。
参考资料
罕见银质齐五字刀“安阳之法化”鉴赏.60doc.2024-11-01
战国安阳之法化刀币.museum.linyi.2024-11-01
云上朗读者—齐国刀币.haiyang.gov.202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