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阳太清宫镇太清宫西行2公里就到了尹喜墓。由文始真人,又名关尹,春秋末著名道家人物;原系周康王朝中的一位贤大夫;姬瑕23年,天下大乱,他辞去大夫之职,请任函谷关令。

墓穴介绍

司马迁记,老子西出函谷关时,是应尹喜的恳请才写下《道德经》,并把《道德经》留给尹喜,后不知所终。于是,尹喜成了《道德经》的第一传人,道家尊他为无上真人,并把他作的《文始真经》九篇奉为经典。不忘恩师,晚年遂到到老子的家乡宋国相县(今安徽涡阳)定居,死后葬于此,以忠魂守护老师。把自己的躯体留在这里,让自己的忠魂永远守护老师诞弥之地,以示虞诚和报答五千言教诲之恩。尹喜墓为涡阳县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间传说

在涡阳县城北边三公里之处,有座高大的坟墓土堆——尹孤堆,它就是埋葬着春秋末期与老子齐名的道家创始人文始真人之墓。相传尹喜曾经几次拜见过老子,与其共同探讨道教知识。然而,最后一次拜见,却病故于老子故里宋国相县(今安徽省涡阳县)。宋国的国君就让人在此地安葬了他。为防止有人盗墓,就掩人耳目,埋了两个庞大的坟墓,即西尹孤堆和东尹孤堆(曹市集遗址)。两个孤堆相距三十里,也是古代一舍的距离。

话说西尹孤堆,千百年来人们都视为极其神秘之地,传说着许多美丽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附近的樊桥、胡六子、马小庄、蔡楼等几个村庄的人家,只要遇到红白喜事就向尹孤堆借餐具。在头天晚上的半夜子时前去烧香、拜神、叩头,并许愿办完了事就一定及时归还所借一切,第二天的早晨就会如数出现金筷子、金汤匙、银碗、银盆、银盘子,事主用筐把餐具抬回家,用过后大家会遵守诺言按时、按量归还。

就这样,几个村庄的人们年复一年,代代相传着。后来因为年代久远,子孙不听从古训,贪图便宜,有家人办完了喜事,新媳妇偷藏了一只银碗锁进了箱子里,从此尹孤堆也就不再显灵了。

还有一个传说,尹孤堆每月有两个晚上出现反常现象,即农历的初一和十五。初一的晚上,可以在数里远看到火光冲天,人欢马叫,古典乐器交响一片;十五的晚上尹孤堆在月光的照耀下金光四溢,银光闪闪。金马驹子和银娃娃竟然跑进附近几个村庄路口玩耍,到天亮之前才肯散去。

马小庄有一个木匠也是十分贪财,在十五的晚上金马驹子出现时,趁着明亮月光举起斧头砍向了金马驹子,金马驹子躲避不及,被削下了一只耳朵尖。结果木匠得到了财富发了家,可是金马驹子和银娃娃再也不出来了,以后初一和十五的那些美好景象也就没有了。

传说当然是人们对尹孤堆怀着种种迷信的敬畏,说明这里世世代代的人们敬仰这一圣地,因此,不断地为它披上一层层神秘面纱,积极、自觉地保护和珍惜着这里的每寸土地。可惜的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中,人们淡化了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意识,红卫兵的打、砸、抢殃及了尹孤堆,古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石门被撬开,石碑被砸裂,多亏驻涡阳县城的部队及时制止,才没有完全被破坏。

参考资料

老子故里探古.新浪网.2024-03-23

老子故里探古(江山胜迹)(组图).新浪网.2024-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