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广济桥,又名南渡桥。为四孔廊屋式桥,木石结构,通长51.68米,阔6.60米。
基本介绍
奉化广济桥
时代:元朝
地点:奉化区东二十里南浦乡南渡
广济桥,又名南渡桥。此处过去是奉化三大水路交通要道之一。上通台温,下达宁绍,为商旅过往必经之路。现有公路,由县城经南渡到方桥。一桥始建于宋,元至元中重建。明、清虽几度重修,但桥墩仍系元代建筑物。现第三墩北首第三柱上仍清晰可见“至元二十三年岁在丙戍四月九日乙丑甲时重建”石刻字样,第二墩北首第一柱上亦有“城居沈森辛酉本命三月廿二日未时与家眷等施财舍……”等题刻。广济桥为四孔廊屋式桥,木石结构,通长51.68米,阔6.60米。桥墩每缝用石柱六根,上下做榫,用锁石拴牢,锁石上承木梁,梁上铺木板作桥面。上建筑廊屋二十二楹,中间跨空五架梁,阔3.13米,两廊各阔1.80米。造型轻巧,远望如飞虹临水。引桥两旁有小屋十二间,内有建桥碑记、禁约碑、舍茶碑等五块石碑。
广济桥位于奉化城东北江口镇南渡村的县江上,始建于南宋,元代重建。桥东西走向,长51.68米,宽6.6米,为略呈弧形的四孔木石构廊桥,桥上建有廊屋16间。广济桥为浙江省现存最早的木石结构廊桥。
广济桥最奇特而又科学、历史价值最高的当数它榫卯结构的桥墩构造。桥用石柱四列作为桥墩,它不像一般桥梁桥墩用石块实砌而成,而是各用六根扁长的条石陡立组成桥墩,为元代旧物。柱头置锁石,锁石上凿槽,中置牵木,固定锁石,又排列梁木10根,其上铺板。每根条石上下两端有一榫头,然后把两块各凿有六个卯眼的巨石相应套在桥柱上,使两者上下左右严丝合缝,紧密连接。这种结构的桥墩,不但牢固,而且由于迎水面小,减少了流水的冲击力,又不易被漂流物撞击、缠绕,同时也少挤占河道,便于航行。
南渡这个地方,原先没有桥,两岸往来都用渡船,故名。从北宋初年始,因行旅繁忙,舟渡不敷所需,始于江上架桥。初为简陋的木构小桥,屡建屡毁。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里人汪及首建石桥,桥上建桥屋,是为广济桥之始建。元至元年间,重修广济桥,今桥墩石柱上“至元二十三年岁在丙戌四月廿九日乙丑甲时重建”题记可证。今桥上所建木构廊屋,约为清代遗构,内尚存建桥碑记、禁约碑等碑刻6通。
广济桥位于江口街道东二十里的南渡村,为驿道遗迹。这里过去是奉化区三大水路交通要道之一,上通台温,下达宁绍,为商旅过往必经之路。始建于宋,元至元中重建,明清虽几度重修,但桥墩仍系元代建筑物。现第三墩北首第三柱上可见“至元廿三年岁在丙戍四月廿九日乙丑甲时建”石刻字样,第二墩北首第一柱上亦有“城居沈辛酉本命三月二日未时与家眷等施财舍……”等雕刻。
广济桥为四孔廊屋式桥,木石结构,通长51.68m,宽6.6米,桥墩每缝用石柱六根。上建筑廊屋二十二楹,中间跨空五架梁,宽3.3m,两廊各宽1.8m。造型轻巧,远望如飞虹临水,引桥两旁有小屋十二间,内有建桥碑记,禁物碑,舍茶碑等五块石碑。1986年已重修。
广济桥
位于奉化区江口街道南渡村,1989年12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广济桥为略呈弧形的四孔廊屋式桥梁,木石结构,东西向,通长51.68米,宽6.60米。桥墩每缝用石柱六根,上下做榫,用锁石穿牢。锁石上承木梁,梁上铺木板作桥面。上建廊屋二十二楹,中间跨空五架梁,阔3.30米,两廊各阔1.80米,造型轻巧,远望如飞虹临水。引桥两旁有小屋十二间,内有建桥碑记、禁约碑、舍茶碑等五块石碑。
南渡自唐以来处在明州(宁波市)至奉化区而台、温的驿道上,往来官吏、商贾、行旅无不经此,船渡不敷需要,所以从北宋初年就有人在县江上架桥,但时建时毁,行人不便。到了南宋初的绍兴年间(1131——1162),县人汪首建石桥,桥上建桥屋,但也只使用了一百多年。到了元至元年间(1286年),又重新修建。现第三墩北首第三柱上仍清晰可见“至元廿三年岁在丙戍四月廿九日乙丑甲时重建”的题刻,还留下了这位匠心独运的能工巧匠的名字:“县小溪石匠许诚”。自这次重建以后,虽然以后的明、清两代均有不同程度的修,但都局限在桥屋,桥墩则从未动过。
1986年广济桥落架大修,从此面貌焕然一新。
奉化广济桥
广济桥位于奉化区南渡,横亘于奉化县江下游,是东南沿海唯一的驿道所径,上通明(州)越(州),下达台(州)温(州)。北宋以前以渡船为“桥”,是沿海通道中的重要咽喉之一。
北宋建隆二年(961)始建木桥,名“武穴市”。南宋绍兴初(1131)以江石两涯,列石柱为墩,桥面覆之以屋,改建成木石结构廊屋式桥。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主薄卢振龙主持重建,堆屋数间,翼以南北二亭。
清雍正九年(1731)县令王玮进行修理,乾隆三十七年(1772)、爱新觉罗·颙琰十二年(1807)都进行了修缮。
现存广济桥为木石结构廊屋式桥,通长51.68米,宽6.6米。石柱为墩,五缝四孔。每缝石柱6根,都有侧脚,上下作榫,基石固定,头用锁石锁住,并用三根大牵木固定。锁石上铺梁木,其上为桥板。桥面建廊屋21间,八架梁用六柱,梁架为穿斗与抬梁相结合,上覆小青瓦。
元代桥墩中至今还保留有“至元二十三年岁在丙戊四月二十九日乙丑甲时重建”,“城居沈森辛酉本命三月二十二日未时与家眷等施财舍……以及宁波市小溪石匠许成”等题刻和元代的柱顶石历代碑记等物。保存良好。
广济桥位于浙东古驿道上,通过这条驿道,将“海上丝绸之路”与陆路紧密相连,使这条东西方贸易与文化交流的航线向大陆腹地延伸。它是浙江省省内唯一的一座元代廊屋式桥,也是浙东沿海南北交通干线古驿道中唯一遗留下来的一座古桥。
1989年12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