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灰树袋鼠

灰树袋鼠

灰树袋鼠(学名:树袋鼠 inustus)是一种树袋鼠,它们分布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北部及西部的森林。它们以树叶、水果和树皮为食。

形态特征

灰树袋鼠体型大,体长62~77厘米,尾巴与体长相等或超过,体重10~17千克。毛色灰,头部深灰,耳朵大而尖。头部较小,有扁平的口吻,前肢适合攀爬。树袋鼠的后肢还能单只活动,给它们在树枝上攀援跳跃带来好处。

脚趾上有坚固的爪子,第四个脚趾通常比其他脚趾要长。尾巴通常是浓密的,圆柱形,但在基部常常是没有毛的,用于攀爬时支撑身体。它的颜色在炭灰色和巧克力棕色之间,下体较浅。耳朵是黑色的,脚趾和尾巴是深色的。

生活习性

灰树袋鼠主要吃叶子及果实,另外也会吃谷物、花朵、树汁、树皮、蛋及早成雏。它们的牙齿适合撕开叶子而非砌断草。它们的胃部很大,内里的细菌可以帮助分解植物纤维。绝大多数树袋鼠在地面行动笨拙,用尾巴来平衡向前倾斜的身躯,而澳大利亚袋鼠在地面行走时尾巴起重要的支撑作用。灰树袋鼠是一个例外,它与澳大利亚的远亲一样,用长长的后腿进行典型的袋鼠式跳跃,但是它的攀爬能力就不如其他类别的树袋鼠。

分布及栖息地

灰树袋鼠主要栖息在热带森林中的树上。它原生于新几内亚北部和西部的热带丘陵雨林以及一些近海岛屿。它的分布范围包括福加山脉和极乐鸟半岛,以及亚彭岛、瓦伊格奥岛、米苏尔岛和萨拉瓦蒂岛

繁殖方式

雄性灰树袋鼠的领地一般要比雌性的大四倍,它们之间的领地常常是重叠的。灰树袋鼠可以常年交配,雄性主要是在自己的领地寻找雌性交配,遇到了进入交配期的雌性,雄性就用前掌抚摸雌性的头部和肩部,一般十分钟后就开始交配。小灰树袋鼠在出生之后,大约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离开母亲的育儿袋,在此之后,成长中的灰袋鼠还要跟随母亲生活一年,才会去寻找自己的领地。这个时候,年轻的灰树袋鼠也进入了性成熟期。小树袋鼠的父亲不承担抚养小树袋鼠的任务。灰树袋鼠的繁殖情况很少被研究,但繁殖似乎每年进行一次,幼崽在母亲的育儿袋中停留约九个月。已经观察到在三月、六月和十二月有幼崽的母袋袋鼠科

种群现状

新几内亚岛的成年灰树袋鼠几乎没有天敌,只有蟒蛇会威胁它们,而小灰树袋鼠常常成为大型猛禽的食物,例如海雕猫头鹰巨蜥科动物。野生状态下的灰树袋鼠能活到10-14岁。灰树袋鼠的最大敌人是人类,人类常常为了满足自己的肉食需要和皮毛需要猎杀灰树袋鼠。此外,灰树袋鼠还是人们喜爱的家养宠物,因此常常遭到捕捉与贩卖。在新几内亚,灰树袋鼠的种群数量严重下降,除了滥捕滥杀之外,更主要的还是灰树袋鼠的生存空间在不断遭到毁灭,热带雨林大面积遭到砍伐,变成了人类的种植园。

保护状况

其被列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的物种,被限制出口及贸易。

亚种分化

参考资料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2024-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