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苯甲腈

苯甲腈

苯甲,又名苯乙腈化学式C7H5N,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具有杏仁的气味。微溶于冷水,溶于热水,易溶于乙醇乙醚。主要用作有机合成的中间体,可通过甲苯在催化剂存在下经氨氧化反应制得,也可通过苯甲酰胺脱水或氰化钠溴苯反应制备。

物理性质

1.饱和蒸气压(kPa):0.13(28.2℃)

2.燃烧热(kJ/摩尔):-3617.8

3.临界温度(℃):426.2

4.临界压力(MPa):4.22

5.正辛醇/水分配系数:1.56

6.引燃温度(℃):550

7.爆炸上限(%):8

8.爆炸下限(%):1.3

9.折射率(20ºC):1.5289

10.黏度(mPa·s,15ºC):1.447

11.黏度(mPa·s,30ºC):1.111

12.蒸发热(KJ/mol,25ºC):55.52

13.熔化热(KJ/摩尔):10.89

14.生成热(KJ/mol,25ºC):163.29

15.比热容(KJ/(千克K),定压):1.85

16.电导率(S/m):5.0×10-8

分子结构数据

摩尔折射率:31.32

摩尔体积(m3/mol):99.9

等张比容(90.2K):253.0

表面张力(dyne/cm):41.0

极化率:12.41

化学性质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大鼠经口LD50:690mg/kg;兔子经口LD50:800mg/kg;小鼠经口LD50:971mg/kg

2、刺激数据:皮肤-兔子500毫克/24小时中度

3、属中等毒类,作用与氢氰酸或脂肪族腈类相似,能引起动物组织的肌肉痉挛、神经麻痹,也能经皮肤吸收。小鼠皮下注射LD50为180mg/kg。乙醇可增强本品的毒性。

4.毒性大,可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造成动物组织的痉挛和神经麻痹等症状。大鼠在其饱和蒸气中吸入4h也不致于死亡。小啮齿动物不论是口服或腹腔注射,LD50:400~800mg/kg。小鼠皮下注射LD180mg/kg。

稳定性

1.避免与酸类、碱、还原剂氧化剂、空气接触。无色油状液体。有苦杏仁气味,味苦涩。微溶于冷水,100℃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与常用有机溶剂混溶

化学性质:具有腈的一般化学性质。用氢化铝锂还原生成苄胺。与Grignard试剂反应,所得产物再水解得到。苯乙腈水解生成苯甲酸。溶解在发烟硫酸磺酰氯中生成三分子环化的腈。与硫化氢作用生成硫代酰胺。在加压下与乙炔在钾存在下加热170~200℃,生成2,4-二苯基。与三叠氮铝一同加热几乎定量地生成5-苯基四唑

2.毒性大,但比低级脂肪腈的毒性小。可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造成动物组织的肌肉痉挛和神经麻痹等症状。其蒸气对实验动物不引起痉挛,而能引起抑郁症和麻痹。大鼠在其饱和蒸气中吸入4h也不致死亡。小啮齿动物不论是口服或腹腔注射,LD50为400~800mg/kg。小鼠皮下注射LD180g/kg。生产车间应通风良好,设备密闭,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具。

3.存在于烤烟烟叶中。

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1.6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1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23.8

7、重原子数量:8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103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制备

苯甲酸法

苯甲酸经氨化而得。催经剂为氧化铝,反应温度250~350℃。

氨氧化法

在氨存在的条件下,用空气氧化甲苯而得。甲苯通过钒铬催化剂,在350℃气相氨氧化反应,再经精馏而得成品。原料消耗定额:甲苯2000kg/t、氨1200kg/t。

其他方法

还有苯胺盐酸盐与亚硝酸重氮化后,再与氰化亚铜作用;苯甲酰胺氯化亚砜反应,都可以制得苯乙腈。上述方法中,化亚铜可由硫酸铜氰化钾作用而得。例如,将60g硫酸铜、50g氰化钾和90ml水制成氰化亚铜溶液,预热至60~70℃,在激烈搅拌下分批加入18.6g苯胺、50ml盐酸、16g亚硝酸钠和125ml制得的重氮盐冷溶液,反应温度不超过60~70℃,分离得到生成的苄腈16g,产率77%。

应用

主要用作苯代三聚氰胺等高级涂料的中间体,也是合成农药、脂肪族胺、苯甲酸的中间体,并可作为腈基橡胶、树脂、聚合物和涂料等的溶剂苯乙腈衍生的系列中间体主要是:苄胺、苯甲胺、硫代苯甲酰胺、卤代酰亚胺、亚胺酸、硫代亚胺酸酯、偕胺、等等。

注意事项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有因衣服沾染了该品而发生严重中毒的报道。患者出现意识丧失、肌肉痉挛。该品对眼有刺激性。皮肤较长时间接触有刺激作用。动物吸入蒸气或小剂量灌胃,主要为麻醉作用。大剂量引起痉挛。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该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安全性描述

S23:Do not breathe vapour.

切勿吸入蒸汽。

危险性描述

(了解更多化学品的危险性描述)

R21/22:Harmful in contact with skin and if swallowed.

皮肤接触及吞食有害。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至少20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术。给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1:5000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能燃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采用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禁止使用酸碱灭火剂。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深圳市火种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采用铁桶包装,每桶净重100kg。存放于阴凉、干燥处。按有毒化学品规定贮运。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