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光荣,男,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1943年2月6日出生于云南昭通,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医学。获国务院政府津贴,国务院表彰为“为高等教育作出贡献”,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成为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位获此殊荣的教授,被誉为云南中医界泰斗。入选国务院授予的全国500名老中医名录、第五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云南省18人之一。长期在教学科研医疗第一线,曾任云南中医学院副院长、正院级巡视员,云南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会长,中国老教授协会云南省分会副会长、中国老教授协会云南省中医学院老教授协会会长。当选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吕光荣提出前瞻性提出中医是数理医学;广泛地进行云南中草药资源调查;开创中医心系病研究,出版心系病防治专著;开创中医脑生理、病理研究,出版脑病证治专著;倡导古气功文献研究并主编全国首部气功专业辞典;将“中医超前诊断”和“综合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实际。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幼承家学,受儒医外祖父秦友仪先生家传,师从母亲秦世凤学习中医、中药、针灸。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1966年-1970年,云南中医药大学,留校任教。

1970年-1977年,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医师。

1977年,创办《云南中医学院学报》,并任主编。全面阅读古医籍文献及诸子之学,并深入研究道家(含道教)和佛家学说,同时开展中医心、脑病学,中医老年病学及气功学古文献研究。

1977年秋-退休,调任云南中医学院,承担中医内科学、中药学、老年医学、气功学基础的教学工作。

1978年,任云南中医学院,教务处副处长。

1987年,云南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直属医院院长。

1997年,云南中医学院副院长。

2003年,云南中医学院正院级巡视员。

人物观点

主张中医教学改革,增强中医教学的科学性,实践性、系统性。

前瞻性提出中医是数理医学;广泛地进行云南中草药资源调查;开创中医心系病研究,出版心系病防治专著;开创中医脑生理、病理研究,出版脑病诊治专著;倡导古气功文献研究并主编全国首部气功专业辞典;将“中医超前诊断”和“综合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实际。

在中医临床上,率先提出“辨病而后再辨证论治”,形成特色鲜明的中医诊疗体系,诊断上明确症、病、证三者的递进关系,有机结合现代医学的知识;治疗上以证为核心,分层治疗,为中药、针灸与气功导引三位一体的综合治疗体系。尤其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老年退化性疾病、不孕症等慢性病、疑难杂症的治疗中,疗效明显。

主要成就

出版图书

1978年云南中医药大学将《中医内科证治学讲义》以内科进修班教材出版,1982年,经修订台湾正中书局出版繁体字本,1992年修订,正式以《中医内科证治学》为书名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并多次再版。

1978年《中医心病证治》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发行西德、瑞典日本、东南亚及中国香港澳门地区,被一些中医学院选为高师班参考书。

1981年《中医老年病防治》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国内中医老年病防治较早的专著。

1987年《中医脑病证治》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北京)出版,1989年台湾出版繁体字本。

1987年《老年病》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1988年《道藏气功书十种》由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

1988年《中国气功辞典》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融道家、儒家、佛家、医家、仙家、杂家的学说于一炉,独树一帜,是迄今为止国内收辞目最多的气功专业辞典,为国内外第一部气功工具书。

1989年《气功学基础》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1990年《中国气功经典》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被列为亚洲运动会献礼书。

参与撰写

全国中医学院考试题解》的云南中医药大学部分。

中国传统老年医学文献精华》的气功类部分。

《中医实用老年医学》中部分疾病的辨证论治。

《中华大典·医药卫生典·卫生学分典》由2015年巴蜀出版社出版。

主要论文

教学成就

创办云南省中医学院函授大学、夜大学及各类成人进修学习班,首开云南中医成人教育的先河。

获得荣誉

人物评价

他以“中医是数理医学”回答了学术界人士对中医科学的质疑;他将一生的心血投入到对中医学术研究的执著追求之中,发掘了一批中草药的药理学应用,上千万字的专著和学术研究使他名扬海内外。

参考资料

吕光荣.云南省中医医院.2024-03-29

吕光荣.中国知网.2024-12-13

【老科协奖】2021年度中国老科协奖—吕光荣、吕继池、朱鸣学.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2022-02-14

揭秘吕光荣“数理医学论”.新浪网.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