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宓文(1903.4.18-1972.2.5),字艺初,号惕斋,江苏省泰县人,中国马来西亚著名教育家。曾任马来西亚柔佛州宽柔独立中学顾问、华校教师、政府华校视学官以及独立华文学校校长,被誉为“战后华校师训班之父”和“马华独中首位掌舵人”。

其子为当代学者王赓武教授。

人物经历

王宓文早年负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及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前身),获英文系文学士。毕业后曾任南京钟南中学校席。

南来后,王宓文先后任吉隆坡尊孔中学,马六甲培风中学新加坡华侨中学校教席,泗水华侨中学校长等职。

1931年受任霹雳州华校视学官,战后升任马来亚教育部华校总视学官。

1946年曾回到南京中央大学附中任教,迫于局势,后返回南洋。

1955年退休后,曾赴英国伦敦博物院研究中华文化。

1959年,出任柔佛州宽柔独立中学校长。宽柔中学的一些重要教务方针都是在王宓文校长时代确立下来的,包括文理分科、三语并重、高中理科班数理采用英文课本、免费马来籍学生就读、多元化办学宗旨、注奉自发学习、品学兼重,并要求高中三学生必须撰写一篇五千字以上的毕业论文等。1968年辞职,但仍被聘为顾问。

1972年2月7日因病离世。出殡之日,送殡人士超过千人。

人物作品

已出版的有《王宓文先生烬余稿》《惕斋文存》等。

人物评价

郑良树教授赞喻王宓文校长是一位古道热肠的一代「醇儒」。

王宓文之子,当代学者王赓武教授在2002年《王宓文纪念集》推介礼上如是说:父亲王宓文生前多次提起,在宽中工作,是他「一生最圆满的结局」。一方面父亲认为在宽柔的十年,他能帮助马华的独中教育系统成全为一种社会势力,一方面又有机会建立他向来重视的现代化教育理想。

参考资料

先生之风 ——马华教育家王宓文教育实践与杜威教育哲学之间的承继脉络.马来西亚官网.202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