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故居,位于海曙区莲桥街区域内,门牌号写着开明街26号的一幢修缮一新的老房子,是屠呦呦的舅舅,经济学家、曾任甬港经济联谊会会长的姚庆三的旧居,简称姚宅。屠呦呦曾在这幢房子里长大。
2015年12月8日,屠呦呦故居入选浙江宁波首批历史建筑之一。
建筑风格
屠呦呦故居(姚宅)是民国初期的优秀建筑,位于宁波市海曙区开明街 26 号。它既有中国传统建筑之精髓,又融入了一些西洋建筑元素。主体建筑坐北朝南,采用了中国传统民居组合院落的形制。建筑细节和装饰体现了浓浓的民国风情,比如大厅二楼和楼梯的车木栏杆,这是古老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常在民国时期建造的民居建筑里出现。二楼廊板有卷草纹雕饰,有着 “水克火” 的寓意。窗格的图案由对称的反弧形线条组成,随着玻璃制造技术的成熟,窗格图案比传统建筑更舒朗。一楼檐柱简约的弧形木条代替了传统建筑中雕刻精美的雀替,表达了民国时期建筑风格从繁复走向简约。此外,还能看到圆形拱门、尖券拱门等西方典型的建筑元素。
内部陈列
屠呦呦旧居陈列馆展陈面积 837 平方米,有前后楼屋两栋,为宁波近代风格的民国建筑。从旧居大门入内,一楼第一进为总序厅,简要介绍鄞县姚氏和姚咏白、姚庆三父子等,以及姚宅周边的历史环境;第二进庭院梅树下是少女屠呦呦的塑像。馆内还分 “呦呦鹿鸣依依乡情”“矢志寻蒿不辱使命”“神药济世造福人类”“传承弘扬贵在创新” 四个陈列篇章,以丰富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及珍贵实物,生动展现屠呦呦的事迹。
故居近况
这座老宅,建于民国初年,沿着开明街而立,已然是街旁仅存的传统建筑。其主人,是曾任香港甬港联谊会会长、经济学家姚庆三。同时,这儿也是他外甥女屠呦呦儿时居住、成长的地方。
因改建修缮,需从塔前街的小门进入姚宅。一推门,属于老宅的尘封气味扑面而来。整个建筑,坐北朝南,由前厅、大厅、正楼、后屋组成。前厅和大厅为面阔三间二弄的二层楼房。踏过空荡荡的大厅,可见一个不宽敞却温馨的小院子。一株高大的乔木用繁茂的枝叶掩起了正楼的面貌。初秋时节,落叶悄然铺满院子。
正楼的门掩得有些紧,似是很久没人来开启过。屋里一片漆黑,需借助LED手电筒光源才能踏过两侧对称的两个隔间。随着左侧的楼梯向上,亮光透过二层的玻璃窗越发明亮。
二楼的隔断,清晰可见。三间相同的错开空间,配着两道推向阳台的门廊。侧头仰望,马头山墙蔚然而立,诉说着老宅主人昔日的辉煌与今朝的沧桑。
开放保护
这幢房子的正式名称是姚宅,但相关部门在内部一直将其当作重量级科学家的故居来加以保护。文保管理行政部门早就期待,将这幢见证了屠呦呦在宁波市成长的老房子“升格”为文保单位。
屠呦呦作为首个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人,是宁波获得的又一张世界级名片。作为她的出生地,宁波更是应当好好保护包括这幢老房子在内的屠呦呦在宁波的生活印迹。
莲桥第地块由市城投下属的宁波房地产有限股份公司进行商业开发,因此,姚宅的产权所有人为宁房公司。莲桥第房产项目由宁波城投旗下的宁波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打造,属于商业房产,其中就包含姚宅。
2015年12月8日,宁波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与遗产保护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浙江宁波召开,在公布的第一批宁波市历史建筑名单中,屠呦呦故居成为入选的421处历史建筑之一。
2021年5月24日于浙江省杭州举行的2021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浙江省暨杭州市主场活动上,屠呦呦的故居入选成为浙江首批中国科协“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
参考资料
我区屠呦呦旧居陈列馆正式揭牌.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政府.2024-09-04
屠呦呦故居入选浙江宁波首批历史建筑名单.中国经济网.2015-12-09
全区首个!屠呦呦旧居入选省级优秀案例.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政府.2024-09-04
屠呦呦旧居吸引更多目光.中国宁波网.2015-10-07
屠呦呦旧居处商业开发要卖1.5亿 管理部门望升格为文保单位.中国宁波网.2015-10-07
浙江首批中国科协“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公布.中新网.2021-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