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照邻墓位于禹州城北的无梁镇龙门村。卢照邻墓位于龙门村和尚家村之间的河溪西岸,墓冢高9米,周长70米,占地约400平方米,由卢照邻墓祭拜台、文化墙、石碑等组成。

2021年12月,该墓被列入河南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历史背景

卢照邻(约637~约689年)字升之,唐朝幽州涿州市(今河北省涿县)人,唐代著名诗人。卢照邻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一起被称为“初唐四杰”。卢照邻年少时,从曹宪王义方受小学及经史,博学能文。赵构永徽五年(654年),为邓王李裕府典签,甚受爱重,邓王曾对人说:“此吾之司马相如(司马相如)也。”高宗乾封三年(668年)初,调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秩满,漫游蜀中。离蜀后,寓居洛阳市。曾被横祸下狱,因友人救护得免。后染风疾,居长安附近太白山,因服丹药中毒,手足残废。徒居阳翟始祖山下,买园数十亩,疏凿颍河,环绕住宅。并预建了一座坟墓,偃卧其中。他自以当李治时尚吏,已独儒;武则天尚法,已独黄老;后封嵩山,屡聘贤士,已已废。由于政治上的坎坷失意及长期病痛的折磨,他最终自投颍水而亡。

卢照邻工诗,尤其擅长七言歌行,对推动七古的发展有贡献。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旧唐书》本传及《朝野金载》都说卢照邻有文集20卷。《崇文总目》等宋代书目均著录为10卷。今存其集有《卢升之集》和和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均为卷。《全唐诗》编录其诗2卷。

陵墓保护

20世纪50年代前人们称“卢照邻墓”叫“卢王坟儿”。20世纪80年代后河南卢氏宗亲协会曾多次前来举办祭拜活动。早年墓冢上方有两个盗墓贼留下的盗洞。2020年,无梁镇政府上报文物主管部门后,出资对卢照邻墓进行修复,掩盖了盗洞,修建了水泥台阶和平台,立起了卢照邻墓碑,供后人祭拜。

2019年11月以来,无梁镇依托“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在大木厂村栽植的一棵千年古国槐(被当地人一直尊称它为“卢王槐”),开始建设“卢照邻文化园”。为了凸显卢照邻诗词文化造诣和绽放艺术异彩,该镇多方联络全国各地知名书法名家,亲手挥毫泼墨书写诗词原文,通过石雕名家将其雕刻成碑,以20余块西安碑林博物馆形式向世人展示出来。卢照邻文化园于2020年4月底完成竣工,并实现开园迎客。

参考资料

龙门村旧事(二)诗人卢照邻葬在龙门村.许昌网.2024-12-01

关于公布第八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河南省人民政府.2024-12-01

“乡村旅游特色村”大木厂又添新军.今日头条.2024-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