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尤研究中心(英文名:Pew Research Center),是一家独立、无党派和非营利性质的美国民意调查型智库机构,隶属于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会,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西北区E街901号300室,总裁是迈克尔·迪莫克(Michael Dimock)。
皮尤研究中心起源于《时代镜报》报业公司于1990年发起的一个研究项目,该项目名为时代镜报民众与新闻中心。1996年,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会成为该中心的赞助方,并将其更名为皮尤民众与新闻研究中心。2004年,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会在华盛顿特区成立了皮尤研究中心。2005年,皮尤研究中心启动了皮尤社会与人口趋势项目。2015年,在迪莫克的领导下,皮尤研究中心开展了一项特别工作,旨在研究如何拓展和强化作为民意调查研究基础的传统方法,同时探索社会科学研究前沿领域新型替代方法的潜力。2025年7月,皮尤研究中心发布了一项在25个国家对比中国和美国影响力的民意调查报告,结果显示,中国不仅在多数国家的好感度呈整体上升趋势,而且在许多国家的民众眼中,中国在经济上的影响力已经反超美国。
皮尤研究中心专注于开展大范围的国际民意调查研究,内容主要划分为8大领域,分别为美国政治与政策,新闻与媒体,互联网、科学与技术,宗教与公共生活,拉美裔趋势,全球态度与趋势,社会与人口趋势和研究方法。皮尤研究中心的研究团队主要有数据实验室、全球态度与趋势、国际调查方法、互联网与技术、新闻与信息等。
发展历史
皮尤研究中心起源于《时代镜报》报业公司于1990年发起的一个研究项目,该项目名为时代镜报民众与新闻中心。该项目定期就政治和重大政策问题开展民意调查。1993年,安德鲁·科胡特(Andrew Kohut)成为该项目负责人,1996年,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会成为该中心的赞助方,并将其更名为皮尤民众与新闻研究中心。
此后数年,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会借鉴皮尤民众与新闻研究中心秉持的中立、独立、“只讲事实”的成功模式,推出了其他信息项目。这些项目包括:1997年启动的新闻卓越项目;1999年的皮尤互联网与美国生活项目;2001年的皮尤宗教与公共生活论坛;2001年的皮尤拉美裔中心;以及2001年的皮尤全球态度项目。
2004年,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会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成立了皮尤研究中心,作为旗下子公司来统筹这些项目,科胡特担任首任主席。2005年,皮尤研究中心启动了皮尤社会与人口趋势项目,该项目将原创调查研究与美国人口调查局的调查分析以及其他数据来源相结合。2013年,科胡特卸任主席一职,转而担任创始主任,艾伦·默里成为该中心第二任主席。2014年10月,科胡特于2000年聘用的门生迈克尔·迪莫克被任命为主席。2015年,在迪莫克的领导下,皮尤研究中心开展了一项特别工作,旨在研究如何拓展和强化作为民意调查研究基础的传统方法,同时探索社会科学研究前沿领域新型替代方法的潜力。
机构使命
皮尤研究中心构建事实基础,丰富公众对话,支持理性决策。
皮尤研究中心针对广泛议题开展的实证研究,有助于美国及国际政策制定者、公民领袖、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公众了解并应对全球一些最具挑战性的问题。
皮尤研究中心的民意调查让民众的声音得以被倾听,皮尤研究中心的人口统计、经济和政治分析为理解世界的变化提供了背景信息。
皮尤研究中心是非营利、无党派且不进行倡导活动的组织。皮尤研究中心的使命是提供信息,而非给出处方。皮尤研究中心认为,更好的信息能够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机构治理
执行团队
董事
员工
董事会
皮尤研究中心设有董事会,负责制定组织的使命和战略方向,并对研究中心的政策、研究重点、财务和运营进行监督。董事会职责如下:
资金来源
皮尤研究中心的活动主要通过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会的拨款来提供资金支持。
研究团队
研究内容
皮尤研究中心专注于开展大范围的国际民意调查研究,内容主要划分为8大领域,分别为美国政治与政策,新闻与媒体,互联网、科学与技术,宗教与公共生活,拉美裔趋势,全球态度与趋势,社会与人口趋势和研究方法。
美国政治与政策
开展有关美国人对政治和重大政策问题态度的民意调查,通过衡量政治价值观和公共政策优先事项的长期变化以研究美国选民态度的变化趋势,并就当前问题开展及时、专题性的民意调查。究主题包括:政治价值观、党派偏见和两极分化;竞选和政治参与;对政府、民选官员和政党的看法;美国经济;美国国内政策;美国外交政策;政治知识和兴趣等。作为一家重要的美国智库机构,皮尤研究中心具有明显的国别属性和利益倾向,且美国政治中的民主选举体制与皮尤研究中心擅长的民意调查存在着天然的紧密联系,所以美国政治与政策领域成为其关注焦点和首要服务对象。
新闻与媒体
评估新闻和信息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的状态,包括新闻的消费方式、谁在报道新闻以及技术如何塑造信息格局。考察报道政治两极分化和媒体习惯、社交媒体平台的新闻使用情况以及美国不断变化的州级新闻媒体状况。研究主题包括:新闻受众趋势、新闻的参与和分享、社交媒体和新闻、经济指标、新兴新闻提供者、新闻和信息在社会中的作用等。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数字新闻与社交媒体逐渐成为继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形式之后,公众获取新闻、表达诉求的重要方式和渠道。皮尤研究中心在该领域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衡量这种转变,并发现这种转变对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所产生的影响。
互联网、科学与技术
分析数字技术的社会影响,并研究公众对科学研究和创新的态度。重点分析科学和技术变化如何影响家庭、社区、教育、医疗保健、公民和政治生活以及工人活动。研究主题包括:技术运用、科学与社会、社交网络、移动连接、网络隐私、青少年和技术等。如今,互联网、科学与技术对社会的重塑作用愈加明显,皮尤研究中心在该领域设置的调查议题具有高度前瞻性,如尖端科技、网络威胁、数字鸿沟、社交媒体等。调查对象主要为美国民众,为了解美国相关领域的发展模式与趋势提供了有益探索,但覆盖范围稍显狭隘。
宗教与公共生活
致力于提高对美国和世界范围内宗教与公共事务交叉问题的深入理解。通过民意调查、人口统计学和其他社会科学方法,研究各国的宗教构成、宗教对政治的影响、政府和社会对宗教的限制程度,以及公众对堕胎、同性婚姻、干细胞研究和许多其他话题的看法。研究主题包括:美国的宗教信仰和实践、全球宗教格局的变化、美国的宗教和政治、全球政府和社会对宗教的限制等。皮尤研究中心在该领域的研究能够增强公众对世界及美国宗教现状的了解,对堕胎、同性婚姻等敏感话题也多有涉及。但也为美国进一步恶意攻击、抹黑中国宗教政策提供了可能,如皮尤研究中心以美国国务院发布的《国际宗教自由》报告为主要资料进行数据编码,进而得出中国政府对宗教的限制程度最高的结论,这在数据来源上即存在明显的不科学性。
拉美裔趋势
记录美国拉美裔人口的多样化、不断变化的生活及其对美国的影响。就广泛主题开展人口统计学研究,并对美国非法移民数量进行年度估计。研究主题包括:拉美裔舆论;拉美裔投票趋势;美国移民趋势;经济、工作和教育趋势;拉美裔身份;美国人口结构的改变等。皮尤研究中心在该领域的研究长期持续开展,自2002年以来每年都会生成相应的报告、数据库和交互式地图,以显示美国各地拉美裔的地理集中度及其分布变化,这对美国对拉美裔移民的管控起到了重要作用。
全球态度与趋势
针对公众对自己生活的评估、公众对世界现状的态度等一系列主题开展国际研究。每年就世界各地正在发生的迅速变化、当前的地缘政治和经济事件发布数十份分析报告。自2002年以来,已对64个国家的55万人开展了调查。研究主题包括:全球化、美国在世界上的形象、中国的崛起、民主与治理、恐怖主义等。全球态度与趋势是皮尤研究中心最具国际品牌效应的重点项目,该项目将民调范围扩展至全球,议题设置多样且紧跟时代热点问题,相关成果被各国权威媒体多次援引,促使皮尤研究中心快速成长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民调型智库之一。但该项目也依然存在样本量小、调查方法局限、美国利益至上等缺陷,所以对其调查结果应报以理性的解读。
社会与人口趋势
研究美国人在日常生活关键领域中的行为态度,并将原始的民意研究与经济和人口统计分析相结合。除对公众进行调查之外,还对特殊人群(如千禧一代、美国同性恋群体、亚裔美国人和退伍军人等)进行调查。研究主题包括:青少年、世代和衰老;民族和种族;性别、工作、婚姻和家庭;美国人口趋势;经济和个人财务;教育和学生债务等。皮尤研究中心在该领域的研究对于美国政府快速了解各种社会问题的发展态势有重要参考价值,能够增强政府的感知能力和行政效能。
研究方法
探索和加强作为调查研究基础的方法,并探讨进行调查和衡量公众意见的其他方法的潜力。研究主题包括:调查研究的最优方法、基于概率的在线调查、探索基于非概率抽样的潜力、机器驱动的内容分析、大数据等。研究方法是民调开展的基石,方法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对民调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皮尤研究中心有多位数据科学家长期致力于最佳民调方法的改进与开发。
道德准则
利益冲突
皮尤研究中心的《利益冲突政策》规定,研究中心的董事、管理人员和员工必须避免利益冲突或利益冲突表象,且绝不得从事任何可能损害或看似损害研究中心独立性或公正性信誉和声誉的活动。
禁止参与竞选活动
皮尤研究中心的《政治活动政策》规定,研究中心不得直接或间接向政治竞选活动、政党或为政治竞选活动或政党筹集资金的团体捐款,研究中心也不得报销任何员工的政治捐款。此外,研究中心禁止高级员工从事党派政治活动,即使他们是以个人身份且在个人时间参与此类活动。
研究诚信
为确保皮尤研究中心提供的信息对受众具有最大价值,皮尤研究中心致力于以公正、开放的态度开展研究,并遵循方法论诚信的最高标准。
皮尤研究中心仅采用在专业判断下,最适合解决当前研究问题的工具和分析方法。皮尤研究中心准确且详细地描述研究结果和方法,以便外界能够评估皮尤研究中心结果的可信度。皮尤研究中心鼓励对研究方法和实践进行询问,并尝试及时回复信息请求。正如皮尤研究中心的隐私政策所述,皮尤研究中心致力于保护个人隐私。
皮尤研究中心作为可信赖数据来源的声誉,还取决于受众确信皮尤研究中心的研究产品是基于皮尤研究中心自己的工作和想法。皮尤研究中心致力于正确引用任何外部来源,确保皮尤研究中心的工作无抄袭现象。抄袭不仅违反信任,还违反了研究中心的几项关键研究价值观,包括准确性、严谨性和透明度。
如果研究中心员工或其他人报告称,这些标准遭到滥用,或在研究中心的研究过程中发生了任何不当行为,这些报告将提交给研究中心总裁、研究副总裁和法律事务主管。研究中心将对所有报告进行彻底调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
信息披露
皮尤研究中心向公众和媒体提供详细信息,并及时回复所有合理请求,包括索要最近三份990税务申报表和经审计财务报表的请求。皮尤研究中心提供的信息准确反映组织的政策和实践。所有财务、组织和研究报告在所有重要方面均完整且准确。
平等就业
皮尤研究中心是一个平等就业机会雇主,在做出就业决策时不考虑种族、民族、性别或任何其他受保护特征。此外,皮尤研究中心在做出商业决策(如为追求慈善使命而授予赠款、合同和奖学金)时,遵守包括但不限于反歧视法律在内的所有法律。
举报政策和禁止报复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举报政策,员工应向其经理、副总裁、法律事务主管、人力资源主管或总裁报告违反或涉嫌违反本道德准则的行为。根据举报政策,诚信举报此类违规或涉嫌违规行为的员工不会受到任何形式的报复。可通过皮尤研究中心的举报热线进行举报,热线由独立第三方托管,允许匿名举报。举报将得到及时调查和处理,并在可行范围内予以保密。
法律合规
皮尤研究中心致力于合法且合乎道德地开展业务,并要求所有员工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
相关事件
2020年9月,皮尤研究中心公布的研究报告在通过对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13个国家的普通民众进行电话调查后发现,一些国家对美国的好感度已降至历史最低点。例如,有41%的受访英国人对美国持好感,是有记录以来的最低值,而仅有31%的法国受访者和26%的德国受访者对美国持好感。该研究认为,抗疫不力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国际形象。2022年1月,皮尤研究中心公布的民调结果显示,50%的美国民众受访者认为“疫情最糟糕的情况还在后面”。2022年2月,皮尤研究中心公布的民调结果显示,由于美国官方发布的疫情相关公共卫生指南频繁变更,有60%的美国人对此“感到困惑”,还有57%的美国人因此怀疑政府对公众有所隐瞒。
2025年7月,美国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发布了一项在25个国家对比中国和美国影响力的民意调查报告。结果显示,中国不仅在多数国家的好感度呈整体上升趋势,而且在许多国家的民众眼中,中国在经济上的影响力已经反超美国,成为了世界领先的强国。在这份于当地时间2025年7月15日发布的民调报告中,皮尤表示自2024年以来,在被调查的25个国家中,有15个国家对中国的好感度出现了上升。其中,中国在9个中等收入国家获得的好感度要高于其在16个高收入国家的这一指标。其次,对于美国和中国谁是全球领先的经济强国这一问题,25个受访国家中超过半数的国家认为中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而且,在更认可中国经济实力的国家中,有5个国家的民意在过去2年出现了逆转,从原本更多人认为美国经济更强,变成了如今更倾向于认为中国经济更强。此外,皮尤的民调还给出了一个同样值得关注的发现,即在包括全球南方国家在内的众多中等收入国家中,认为中国是威胁的受访者,远远少于认为美国是威胁的受访者。不过,在土耳其和印度尼西亚民众眼中,最大的威胁其实是以色列,印度民众眼中最大的威胁则是巴基斯坦,而肯尼亚民众最担心的威胁则是索马里。
参考资料
【智库研究】皮尤研究中心:美国著名民调型智库.中国网.2025-07-20
涉及中国,美全球民调出现“逆转”.腾讯网.2025-07-20
国际述评:抗疫失败又“失力” 新冠疫情暴露美国缺陷.百家号.2025-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