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礼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地化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年入选者。
秦礼萍在高精度金属同位素分析方法开发、太阳系行星的形成和分异,地球早期大气演化等方面做出显著贡献,未来计划在利用同位素制约地月系统物质来源方向进行探索。
人物经历
秦礼萍2001年毕业于中国科大地球化学专业,获得郭沫若奖学金。后赴美国深造,2007年在芝加哥大学地球物理系获博士学位。之后,相继获美国卡耐基研究院和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博士后奖学金,继续从事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研究。2012年,秦礼萍入选中组部第二批“青年”后回国工作,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教育经历
•2001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学士
•2007年,芝加哥大学,地球物理系,博士
工作经历
•2007-2009,卡耐基学院,Carnegie Postdoctoral Fellow
•2010-2012,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Geological Postdoctoral Fellow
主要成就
研究领域
1.同位素宇宙化学
利用短周期放射性同位素定年体系研究太阳系早期物质的形成与演化:例如地月系统及其他行星和小行星的演化史。
通过对石陨石中金属和重同位素异常的观察来研究太阳系形成时的天文环境
宇宙射线照射对陨石中金属和重金属的稳定同位素组成的改变
2.生物地球化学
利用生物刺激对铬污染进行环境救援过程中的铬的稳定同位素分馏
她主要利用短周期放射性同位素定年体系研究太阳系早期物质的形成与演化,并通过对陨石中金属和重同位素异常的观察来研究太阳系形成时的天文环境
在Science、Nature 地球科学、GeochimicaCosmochimica et Acta和地球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等国际高影响因子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
人才培养
讲授课程
秦礼萍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授的课程包括:“环境地球化学”“地球系统概论”“科学与社会(新生研讨课)”“地球化学专业英语”。
教育思想
针对进一步深入探索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秦礼萍教授提出了若干建议,其中包括:多读文献、专注于自己擅长的方面以及与他人合作并从中学习。
教育成果奖励
获奖记录
人物评价
秦礼萍是在地球科学领域中少数能做到顶尖的女性科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统战部评)
秦礼萍在高精度金属同位素分析方法的开发、太阳系行星的形成和分异,地球早期大气的演化等方面作出杰出贡献。(中国新闻网评)
参考资料
50位青年学者获第三届“科学探索奖”!每人奖金300万元.科学网.2021-09-13
秦礼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2024-07-03
谢毅秦礼萍做客“我与大牛面对面”之“女神之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闻网.2024-07-03
我校6项成果荣获“2022年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闻网.2024-07-03
秦礼萍教授获2021年科学探索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统战部.2024-07-03
【中国新闻网】中国科大3位教授获2021年“科学探索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4-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