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建筑学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先生提出并倡导的一种新型建筑观。这种观点被视为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具有深远的价值和意义。

历史地位

广义建筑学的理念在1999年6月签署的《北京宪章》中得到了明确阐述。这份文件堪比1933年的《雅典宪章》和1977年的《马丘比丘宪章》,预示着它将在建筑规划领域产生影响。

背景意义

《北京宪章》提出了新时代的特点和行动纲领,即变化的时代、复杂的世界、共同的问题和协调的行动。20世纪虽然丰富了建筑史,但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如建筑环境不尽如人意、建设性破坏频繁发生、建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趋同现象日益严重。在这种背景下,广义建筑学主张重新整合未来的建筑学体系,以应对这些挑战。

学术内涵

广义建筑学认为,对建筑学进行广义的、整合的定义是新世纪建筑学发展的关键。建筑学的历史表明,其所包含的内容、建筑业的任务以及建筑师的责任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发展。然而,20世纪的专业化趋势导致建筑学的前景变得狭隘和碎片化。因此,有必要回归基本原理,对其进行本质上的概括,并在新的条件下创造性地发展。广义建筑学旨在通过城市设计的核心作用,整合建筑学、景观学和城市规划学的关键要素,追求建筑的本真。此外,广义建筑学也是一种“全球-地区建筑学”,强调建筑学的问题和发展应该扎根于本土和地区,吸收外来文化精华并加以整合,从而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和谐社会。

图书简介

作者:吴良镛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4月1日

版本:1

页数:203

字数:250,000

印刷时间:2011年4月1日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印刷次数:1

ISBN:9787302249535

包装:平装

定价:49.8元

内容简介

《广义建筑学》第一版于1989年问世,本次修订版也可视为“20年纪念版”。广义建筑学是吴良镛先生在深入思考建筑学科如何发展、如何适应时代需求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本书从聚居论、地区论、文化论、科技论、政法论、业务论、教育论、艺术论、方法论等多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广义建筑学的体系及其相关思考。书中提倡的新建筑观——广义建筑学,为当今乃至未来的建筑学术理论发展提供了指引。作为“20年纪念版”,本书新增了多篇珍贵文献,使其成为建筑学领域三十年来具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

图书目录

前言

第1章 聚居论

1.1 聚居

1.2 聚居—城市—城市化

1.3 居住与环境建设

第2章 地区论

2.1 建筑与地区

2.2 城市与地区

2.3 建筑、城镇与地区资源

第3章 文化论

3.1 世界文化源远流长

3.2 当代建筑文化的横断观

3.3 文化趋同与特色增辉

第4章 科技论

4.1 技术的可能性与经济发展的现实性

4.2 对中国城市建设技术科学水平的分析

4.3 发展技术政策问题

4.4 技术主义与生态主义

第5章 政法论

5.1 技术政策要有科学的基础

5.2 法律与条例是科学研究的结晶

5.3 规划设计、管理工作的法规问题

5.4 政策、法治工作是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5.5 建筑管理的“自上而下”与建筑事业发展的“自下而上”的结合

第6章 业务论

6.1 建筑师业务的发展

6.2 中国建筑师的职业发展

6.3 建筑业务与群众参与

第7章 教育论

第8章 艺术论

第9章 方法论

第10章 广义建筑学的构想

结束语

后记

致谢

附录A 探索面向地区实际的建筑理论——“广义建筑学”

参考资料

【考前助力】建筑考研一城市设计常考知识·背诵版.微信公众平台.2024-11-05

广义建筑学.百度.2024-11-05

中国建筑学家吴良镛在重庆读大学 师从梁思成.中国工程院.202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