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和平省

和平省

和平省(越南语:Tỉnh Hoà Bình/省和平,芒语:tính Hwa̒ Bi̒nh)是越南西北部的一个省份,省会为和平市。东南亚的史前文化——和平文化的遗址首先发现于和平省,因而将该文化命名为和平文化。和平省的面积为4662平方千米,根据2011年的数据,人口约为799,800人。

历史

和平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阮朝时期,当时该地区分属于河内省、山西省、兴化省和宁平省山区。

1886年6月22日,北圻经略衙决定在芒族山区设立芒省,省莅设在陀北州𢄂坡,因此又名𢄂坡省。

11月29日,中北圻统使府决定将省莅设在不拔县芳林社,因此省名定为芳林省,芳林省包括山西省、美德道和宁平省3省道的山区土民地区。

1888年4月,芳林省设立山西道、美德道、宁平道3土民管道。

1889年,宁平道土民改设为乐土府、乐水县,山西道、美德道土民改设为良山府、奇山县。1890年,原美德道土民地区与河内省美德府合并复设美德道。

1891年3月18日,芳林省省莅迁至芳林社附近的和平社,更名为和平省。和平省下辖奇山州、良山州、乐山州、乐水州、陀北州、枚州6州。

1908年10月24日,乐水州划归河南省管辖。

1939年,枚州和陀北州合并为枚陀州。

1948年1月25日,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设立各联区,和平省除枚陀州以外,全部划归第三联区管辖,枚陀州划归第十联区管辖。

1948年3月25日,北越政府改府、州为县,和平省下辖奇山县、良山县、乐山县、枚陀县4县。

1949年11月4日,第一联区和第十联区合并为越北联区,枚陀县随之划归越北联区管辖。

1950年8月9日,枚陀县自越北联区划归第三联区管辖。

1953年,河南省乐水县划归和平省管辖。

1956年9月21日,枚陀县分设为枚州县和陀北县。

1957年10月15日,乐山县析置新乐市

1958年11月24日,胡志明签署敕令,自12月1日起撤销第三联区,和平省划归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1959年4月17日,良山县析置金杯县。

1964年8月17日,乐水县析置安水县。

1975年12月27日,和平省与河西省合并为河山平省。

1991年8月12日,河山平省分设为河西省和和平省,和平省下辖和平市社、良山县、陀北县、乐山县、枚州县、奇山县、金杯县、新乐县、安水县、乐水县。2001年12月12日,奇山县析置高峰县。

2006年10月27日,和平市社改制为和平市。2008年5月29日,良山县东春社、进春社、安平社和安中社4社并入河内。2019年12月17日,奇山县并入和平市。

地理

和平省北接富寿省,西接山罗省,南接清化省,东南接宁平省,东接河南省和河内市。

人口统计

根据越南政府的总统计局,截至2011年和平省的人口约为799,800人,人口密度173.54人/平方公里。在和平省,越南政府承认的有40多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传统和亚文化。最大的民族群体有:Mường族(64.28%)、越南族(25.69%)、Thái族(4.03%)、Tày族(3.92%)、Dao族(2.02%)。其他民族占剩余的0.96%。

旅游景点

和平省以其文化而闻名,被认为是越南古代文化的摇篮。在这个省份居住着Muong、Thai、Mong、Tay和Dao五个民族。此外,这片土地上还有各种历史遗迹(184处)和自然风光供人参观。和平省有许多旅游目的地供游客探索,如Mai Châu、Thung Nai、Kim Bôi温泉和Hòa Bình大坝等。

行政区划

和平省下辖1市9县,省会为和平市。行政区划包括:

- 和平市(Thành phố Hòa Bình)

- 高峰县(Huyện Cao Phong)

- 陀北县(Huyện Đà Bắc)

- 金杯县(Huyện Kim Bôi)

- 乐山县(Huyện Lạc Sơn)

- 乐水县(Huyện Lạc Thủy)

- 良山县(Huyện Lương Sơn)

- 枚州县(Huyện Mai Châu)

- 新乐市(Huyện Tân Lạc)

- 安水县(Huyện Yên Thủy)

著名人物

何氏娥:越共中央委员、越南妇女联合会主席。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