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家华,男,教授、博士生导师,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所所长。196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制造系,一直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方面的教学、科研与设计工作。

《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第一完成人)。

2021年6月2日,入选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进入第二轮评审候选人名单。

人物经历

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所责任教授。196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制造系,1988年12月—1992年12月,谭家华担任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副教授,一直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方面的教学、科研与设计工作。

主要成就

承担和参加的科研任务80余项,获部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著有《管理运筹学》等教科书,发表论文130多篇。

研究领域

新船型研究与开发、海上施工技术和设备研究与开发、船舶先进制造技术研究。谭家华是以“天鲸号”为代表的一系列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总设计师。

代表性论文

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表达船舶型线的算法;一种新颖的超浅吃水肥大船线型。

代表性著作

《管理运筹学》

社会职务

谭家华担任过的社会职务主要有:疏浚新技术应用研究所技术专家委员会顾问;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第二、三届委员;中共上海交通大学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

获得荣誉

《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第一完成人)。

2020年8月,谭家华被评为上海市“最美科技工作者”。

2020年11月,获得2020年度何梁何利奖——工程建设技术奖。

2021年6月,入选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进入第二轮评审候选人名单。

2023年,入选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人物评价

谭家华是中国最早开展海上施工设备与特殊装备技术研究的专家之一,是中国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自主研制的开拓者、倡导者和组织者。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工作主线,深入一线,务实创新,攻克卡脖子难题,自主研制大国重器,在一带一路港口航道及远海岛礁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坚持科研反哺育人,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在海上施工设备与特殊装备技术研究方面培养了一支踏实务实又敢于创新的攻坚力量。——上海科学技术协会评

谭家华为一带一路港口航道建设、近海围海造地、远海岛礁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一座座重大装备建成,一句句亲切的叮咛,一个个前行的身影,一幕幕江海落日,都是他教书育人、科研创新、爱国奋斗最生动的见证。——上海交通大学

参考资料

谭家华.中国工程院院士馆.2024-08-23

谭家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所.2021-11-17

2023最年长候选院士:工程院77岁2人,科学院68岁4人.今日头条.2024-08-22

中港疏浚有限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船建学院共建“疏浚新技术应用研究所”战略合作签约与研究所揭牌仪式顺利举行.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2024-08-21

历届学术委员会.海洋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2024-08-21

[党代表说]谭家华代表:为“大海洋”建设作出我们的贡献.上海交通大学新闻学术网.2024-08-21

上海交通大学7项成果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_交大要闻.上海交通大学新闻学术网.2021-11-17

今年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公示,郑军华等10人入选_浦江头条_澎湃新闻-The Paper.澎湃新闻.2020-08-26

最新何梁何利奖名单出炉.澎湃新闻.2020-11-04

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进入第二轮评审候选人名单.中国工程院.2021-06-19

关于公布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的公告.中国工程院.2023-08-31

2020年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揭晓.上海科技党建.2024-08-22

谭家华院士:造大国重器,追海洋强国梦.上海交通大学新闻学术网.2024-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