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欧,出生于1973年,是一位来自中国的女性邮票雕刻师。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位女性邮票雕刻师。郝欧在北京出生并成长,199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专攻素描和油画。后来,她在首都师范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完成了本科学业。
人物经历
郝欧的艺术之路受到母亲的影响,从小就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回忆起小时候每个假期都会去北京市少年宫学习绘画,这段经历为她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1995年,当邮票印制局来到中央美术学院附中选拔雕刻人才时,郝欧被推荐并最终选择了这条职业道路。尽管此前她对邮票了解不多,但她很快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是一个既需要艺术天赋又需要耐心和技术的专业。
郝欧的学习历程始于熟悉雕刻工具和工艺流程,包括打磨刀条和钢板,以及绘制玻璃纸。在这个过程中,她不仅向师傅请教,还会自己探索和领悟。这种传统的学徒式教育方式磨练了她的专注力和严谨性。在设计和雕刻《芜湖长江大桥》的过程中,她经历了从实地考察到绘图、雕刻的全过程,耗时约两个月。她认识到邮票设计不仅仅是独立的工作,还需要考虑印刷环节的特点,从而调整设计细节以确保最佳效果。郝欧的技艺源自师傅们的传授,而这些知识本身也是代代相传的结果。由于邮票雕刻行业缺乏系统的理论教材,她主要依靠师傅的经验指导和个人实践来提升技能。邮票印制局的资料室收藏了多个国家的雕刻版邮票,郝欧会定期研究这些经典作品,以提高自己的技艺。
作为邮票雕刻师,郝欧深知自己的工作对于国家邮票质量和国际声誉的重要性。她认为,虽然雕刻是她的核心职责,但如果有机会设计邮票,也可以为她的雕刻工作提供新的灵感和视角。她的努力和成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尤其是随着《芜湖长江大桥》邮票的发行,她的名字逐渐为集邮爱好者所熟知。
2000年,郝欧参与了《古代思想家》邮票的雕刻工作,这是她跟随姜伟杰、李庆发、呼振源、阎炳武四位师傅学习雕刻的成果展示。在这套邮票中,她负责雕刻了第六枚邮票上的“荀子”形象。然而,真正标志着她职业生涯起点的作品是《芜湖长江大桥》邮票,这是她首次独立完成的设计和雕刻项目。
主要作品
她师从邮票设计大师许彦博,参与设计和雕刻了多款邮票。包括《芜湖长江大桥》、《古代思想家》系列中的“荀子”形象、《东周青铜器》中的“莲鹤方壶”以及《青城山》、《世界读书日》等。此外,她还负责设计了北京印花税票《北京园林》,以及一系列邮资封片,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沙坡头自然保护区》《江门小鸟天堂》《九鲤湖瀑布》《安平桥》《乐山大佛》《黄龙五彩池》《抗美援朝纪念馆》《雕刻-麒麟仙女》以及《孔府、孔庙、孔林》等。
参考资料
雕刻师解析“兔票”创作.中国邮政.2024-08-07
女邮票雕刻师.央视网.2024-08-07
郝欧.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邮票厂有限公司.2024-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