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效双,汉族,1963年生于安徽,现任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人物经历
陈效双,1963年生于安徽,1995年获得南京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学位,毕业后在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先后赴韩国、德国和日本客座研究。
2001年3月起,陈效双就职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
2011年1月1日起,陈效双担任《红外技术》编委会委员。
2011年5月9日,被安徽大学聘为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院长。属于安徽大学首位海外外聘院长。
现任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Scientific Reports(Nature 子刊)编委,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nd Theoretical Nanoscience副主编。
科研成果
近年来主要从事半导体红外光电子材料、器件和光子人工带隙微结构的光子性质研究,围绕国际上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工作,解决了红外光电子半导体物理和器件中一些复杂的问题,在国际SCI刊物Nat. Mater., Sci. Adv., Nat. Commun., Phys. Rev. Lett., JACS, Nano Lett., Adv. Matt.和PNAS等发表论文160余篇,论文被SCI刊物他人引用8000余次,授权和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
荣获2006年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1项,2007年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第二)和其它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荣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南京大学研究生光华奖一等奖,首届十名博士生“天马”奖研金,二十周年上海市优秀博士后称号(2005年)和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后称号(2005年)。
已毕业博士生,2人论文获中国科学院优秀论文,指导的研究生4人获上海市AM基金优秀研究生奖,一人获中国科技大学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创新基金资助,一人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科学与社会实践资助专项创新研究类项目资助,二人获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基金的资助。
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的国际学科前沿问题研究,力求解决真实半导体材料和器件以及相关科学的关键问题,同时也有学生作为联合培养的方式参加国外相关机构的研究。
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专项项目首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大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研究领域
近年来主要从事半导体红外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光子人工带隙微结构的光子学和纳米材料的电子性质研究,围绕国际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工作。
主要著作
(1)MOSFETs:Properties,Preparations and 表演,Chapter 8,Nova Science Publishers,USA,2008-01,第1作者
(2)Bulk Materials:Research,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Chapter 7,Nova Science Publishers,USA,2010-01,第1作者
(3)Technology for Advanced Focal Plane Arrays of HgCdTe and AlGaN,Springer,2016-01,第其他作者
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
陈效双.中国科学院大学.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