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化名邓充实,尹回村人。曾任河南省国防工业领导小组副组长。
人物经历
出身贫苦家庭,幼即劳作,利用空隙,勉强识得文字。15岁时往柳林县一百货店当店员。后又到陕北地区谋生,未成,即回家学织布。
民国19年(1930),家境好转,入平遥高级小学校读书。因个高、龄大、体育突出,遂当选为学生自治会主席。民国21年(1932),经崔鸿泽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平遥县成立二人党小组。次年,接受党的指示,考入汾阳教会学校——铭义中学(今山西省汾阳中学),在学生中开展党的宣传组织工作,发展学生党员。
民国23年(1934),受党委派,插入山西省平遥中学就读,发展张师周等3名同学入党。次年3月,组建起中共平遥中学党支部,并任支部书记。因组织学生罢课被开除学籍。
民国25年(1936),奉薄一波指示,化名邓充实,考入阎锡山在太原设立的军官教导团。因身份暴露,迅即撤出。后进牺牲救国同盟会举办的村政协助员培训班,学后被派往代县,组织成立了代县牺盟会。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总部到达五台山。张健只身奉命到太原市,依靠组织,利用关系,出色地完成为总部搞两千支枪的任务,受到总部领导的赞扬。在平型关大捷和火烧阳明堡飞机场战斗遗址战斗中,都胜利完成上级赋予的任务。
民国28年(1939),任山西抗日决死二纵队五团主力营营长兼政治主任。
“晋西事变”时,中国国民党反共摩擦顽固军扣押共产党谈判代表。张健接受营救任务后,率领加强营,当机立断组织营救。在兵力悬殊,腹背受敌的情况下,沉着指挥,临危不惧,虽胸中枪弹,仍率一个连冲锋在前,使谈判代表安全脱险。后在“百团大战”中,英勇与日伪军作战,负伤多处,屡立战功。
民国31年(1942),党组织派其到太行“抗大”分校学习。一日正在学习,忽闻枪炮声,当得知是彭德怀副总司令及直属机关人员遭日军追击时,立即组织学生兵奋起抗击,使彭总等安全脱险。
民国34年(1945),张健先后任太岳三分区政治部主任、三地委军事部长和中共平遥县委书记。上党战役前夕,陈赓司令员、毕占云参谋长亲自下令调其上前线指挥战斗,出色地完成阻击西北之敌的任务,为上党战役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民国36年(1947),遵照党中央“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的指示,随陈赓率领的太岳兵团挺进豫西,先后任宜阳县、洛阳县委书记。在剿匪反霸和土改工作中,策略灵活,说服教育,分化瓦解,使土匪很快改邪归正,接受整编。
1950年,任商丘地委书记。坚决果断地镇压了商淮地区的反革命武装暴乱,顺利完成全区的土地改革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接管工作。后历任河南省纺织工业管理局局长,建委、计委、经委副主任,省委工业部部长,省国防工业领导小组副组长。每到一处,都能刻苦学习,深入基层,勇于解决问题,很快打开局面,开展工作。张健办事严谨,生活俭朴,平易近人。还当选为中共河南省委第一、第二届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