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昌明经济开发区位于贵定县东南部,贵州省中部,属于黔中经济圈、“双龙”临空经济区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一圈两翼”发展格局的重要区域,是推进贵定县跨越发展、实现同步小康奋斗目标的经济增长极和战略支撑点。开发区于2011年7月23日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并列入全省重点打造的“100个产业园区”之一,规划面积39.37平方公里,含昌明产业园、城北工业园两大区域。

基本情况

贵州昌明经济开发区(贵定县昌明镇)于2014年3月经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由原昌明、旧治、都六、岩下、猴场堡五个乡镇和巩固乡光辉村合并而成;2015年1月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将昌明经济开发区和昌明镇进行整合实行“区镇合一”的管理体制;开发区(镇)总面积440.6平方公里、辖27个村(居),总人口8.1万人,其中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3.73万人;建成区面积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36.64%,城镇人口2.2万人。近年来,依托园区建设和省级示范镇建设机遇,昌明镇面貌焕然一新、产业发展日新月异、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完善、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实现了从农业乡镇向新兴城镇的迅速转变。

优势

交通区位优势

开发区距离省城贵阳和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府都匀均在半小时车程内,镇内拥有贵广高速铁路黔桂铁路和即将建设的贵南快铁三条铁路的客货运站;拥有厦门-成都高速公路和即将建设的都惠高速匝道口;另外省道309线、县道922、926线交汇于镇区;年吞吐量800万吨的铁路综合物流货运站已批准扩建,以此打造黔中地区铁路货运重要物流集散基地。全长18公里、宽40米的昌明至县城同城化道路的全线贯通,将昌明与贵定县城的贵广高铁、厦蓉高速和贵新高速沪昆高速铁路等交通大动脉有机连接,昌明成为全省唯一拥有“三铁三高三线一货站”的乡镇,交通区位优势尤为凸显。

特色资源优势

开发区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耕地面积4714.63公顷,素来为贵定粮仓。森林覆盖率48%,境内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斗篷山、国家级摆龙河湿地公园,毗邻国家3A级风景名胜区“金海雪山”,与平塘县藏字石景区、掌布景区相距不到一个小时车程;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长衫龙”、苗族芦笙“长鼓舞”等民族风情浓郁。水资源丰富,有瓦窑河等大小河流9条,有山塘水库7个,水利灌溉设施完备;新建日供水6000吨现代化水厂1座和3座小型水厂。矿产资源有煤、重晶石铅锌矿、高钙碳酸钙铁矿等。建有220Kv、110Kv变电站各一座,新建天然气供气站1座,程控电话、宽带网络、广播和数字电视等覆盖全镇。

发展潜力优势

昌明镇列入省级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以来,按照产城景一体、以产兴城、以城聚产的发展理念,把昌明省级经济开发区和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着力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形成了园区产业和城镇建设互促发展的良好态势。另外,以七彩虹供港蔬菜基地、云雾贡茶发展、大鲵属养殖、核桃种植等为依托,城郊型高效、精品、特色和无公害农业产业已初具规模。

服务功能优势

围绕示范小城镇建设“8+X”基础设施要求,通过加大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力度,特别是山西省财政厅对口帮扶给予大力支持,2013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59亿元,其中,直接、间接融资5.79亿元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全长7.5公里的镇区五条高标准主干道建成通车,新增镇区道路面积10.14万平方米;镇区供水普及率、集中供水达标率为100%;社区服务中心、文化站、市民广场、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安河道治理等工程实施完毕,城镇功能不断完善。随着昌明新城的建设,市场、酒店、商业区、休闲住宅等城镇综合体逐渐成型,昌明正在逐步成为一个宜居、宜商、宜业的新兴城镇,辐射带动能力日益增强。

园区发展

产业配套

按照“以产带城、以城促产、产城互动”的思路,以昌明镇作为全国重点镇、全省重点打造的30个省级示范小城镇和省级经济园区核心区为契机,开发区注重产业配套,变单一项目招商为产业链上下游招商,着重招引附加值高、关联度强、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企业落户,让入园企业能够整合资源、错位竞争、抱团发展,逐渐形成主导产业的聚集发展,提高企业的产业链竞争优势。以园区内浙商产业园为平台,围绕机械装备制造产业链开展重点招商,成功引进了包含塔机、电梯、重工设备等产业链上下游14户企业抱团入住,产品覆盖了塔吊、室内电梯、施工电梯、龙门吊、发动机曲轴、起重机械、钢结构等产业,形成了机械装备制造基地,开创了园区以产业抱团招商,项目产业上下游招商为主的范例。目前园区共有企业114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0家。2014年,开发区招商引资在建项目79个,到位资金85.12亿元,累计完成工业投资40亿元。

突显工业发展

围绕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思路,开发区本着打造成为西南机械装备制造基地重点发展,培育扶持特色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规模企业,在扩大工业经济总量的同时突出产业优化升级,形成一条成熟的工业产业链。开发区拥有海螺盘江水泥—中源商混建材、金辉新型加气混凝土—荣立建设施工电梯—黔力重工塔吊—圣凯伦新型节能板材—晟扬和联昌生产的排水、排污管道—鑫源环保建材的化粪池—威斯特室内电梯—陶氏塑胶门窗—硅工业生产的硅钙板—信通源的水泥下水管道—黔光照明的LED等等企业制造的产品,均能贯通整个建筑行的产业链;此外,开发区拥有鑫轩贵钢结构有限公司的钢结构、格力电器重工机械有限公司的龙门吊、团达电气有限公司的配电机、配电房等高新技术建材均可用以提供各大厂房建筑、建设项目。

基础设施建设

昌明开发区总体规划已于2014年7月24日获得省政府批复;中低压供电规划已获得批复;环境影响评估已获得省环保厅批复;产业发展规划已编制完成,并已上报州商务和粮食局待评审;配套服务园修建性详细规划已经县政府批复;燃气规划编制完毕并通过上级评审待批复。2014年,开发区总共建成供水管网6.37公里,排水管网15.92公里;供电线路主干线11.3公里;路网13.8公里;标准化厂房8.64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开发区基本达到“七通一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