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钩藤属

钩藤属

钩藤属(学名:Uncaria Schreber nom. cons.)是茜草科下的一个属,具钩刺植物,如钩藤、华钩藤等。这些植物是一种开花的攀援状灌木,常以钩状的花序柄攀登于其他植物之上。原生于亚洲、非洲及南美洲等地的热带区域,可作天然染料之用。

形态特征

木质藤本,嫩枝方柱形或圆柱形,无毛或有短柔毛,营养侧枚常变态成钩刺。叶对生;侧脉脉腋通常有窝陷;托叶全缘或有缺刻,浅2裂至深2裂,有时略具龙骨,承托头状花序的托叶有时近叶状,腹面基部或整个表面具粘液毛。头状花序顶生于侧枝上,决不生于直出枝上,通常单生,稀分枝为复聚伞复总状花序状。花5数,近无梗时有小苞片,有梗时无小苞片;总花梗具稀疏或稠密的毛;小苞片线状或线状匙形;花萼管短,无毛或有稠密的毛,萼裂片三角形至窄三角形或线形,椭圆形或近圆形至卵状长圆形,无毛或有稠密的毛;花冠高脚碟状或近漏斗状,外面无毛或有稠密的毛,花冠裂片卵状长圆形或椭圆形,在芽内镊合状排列,但在顶部近覆瓦状,外面无毛,或具短柔毛以至稠密的毛,里面无毛或具短柔毛;雄蕊着生于花冠管近喉部,伸出,花丝短,无毛;花柱伸出,柱头球形或长棒形,顶部有疣,子房2室,胎座至少贴生于隔膜上部1/3处;胚珠多数。小蒴果2室,外果皮厚,纵裂,内果皮厚骨质,室背开裂;种子小,多数,中央具网状纹饰,两端有长翅,下端的翅深2裂。

生长环境

分布范围

钩藤属植物共有34种,其中2种分布于热带美洲,3种分布于非洲及马达加斯加,29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和澳大利亚等地。在中国,有11种、1变型,分布于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四川省、湖北、湖南省贵州省福建省江西省陕西省甘肃省西藏自治区及台湾等省、区。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选地

种植地一般选择在100~800米海拔的荒山荒地或疏林地。根据钩藤的生长习性,宜选择在半阴半阳、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而无污染的微酸性砂质壤土坡地种植。也可与密度稀、树冠还不很大的中幼松杉或核桃等林木间套种植。

整地

在种植前一个月先放火炼山,翻土1次,进行晒或冻,捡净杂物和细碎土块。按株行距1.5米×2米或2米×2米挖植苗穴,穴长、宽、深均为30厘米。每亩222穴或167穴左右,每穴施入土杂肥或腐熟农家肥2千克,三元复合肥0.15千克,并用表层土与肥料混合拌匀施入穴中,然后覆土稍高于原地面,整成龟背竹形。

定植

定植时间为每年的3~5月或10~12月,选择阴天或雨后进行,当幼苗高50~100厘米时即可定植。定植前把太长的苗木根系进行修剪,在苗高40厘米处剪截定干。必须保持苗木根系完整新鲜,无机械损伤,苗芽鲜活。定植时先在原来的穴中间挖小穴,穴长、宽、深以苗根系能在穴中自然舒展为度,栽时每穴1株,将苗木扶正,用熟土覆盖根系。当填土至穴深1/2时,把苗木轻轻往上提一下,以利根系舒展,然后再填土满穴,踏实土壤,浇定根水。

栽后管理

⑴补苗。移栽后及时检查,发现缺苗或死苗应及时补栽。

⑵抚育追肥。定植返青后,每株施尿素0.05千克,以后每年结合抚育,在春秋季再分别追施少量有机生态肥和每株0.1千克三元复合肥。抚育时,将植株四周的禾本科杂草锄头除去后抖尽泥土,覆盖于钩藤的根部,以保持水分,并在植株根旁挖施肥沟,放入肥料后盖土。抚育时间一般在5~6月和9~11月。

⑶修剪打顶。第一年钩藤长至1.5米时及时打顶,使钩藤多分枝。第三年产钩后,每年在采收时对茎蔓短截约留60厘米长,促使剪口萌发更多的健壮新梢,以提高产量。

病虫害防治

钩藤病虫害很少,一般无需使用药剂防治。主要病虫害有根腐病、蚜虫高粱条螟松毛虫属等。

⑴根腐病。多发生在苗期,受害后幼苗根部皮层和侧根腐烂,茎叶枯死。防治方法:开沟排渍,防止积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销毁,对病穴用生石灰消毒,或用50%多菌灵1500倍液全面浇洒,以防蔓延。

⑵蚜虫。4月份在幼苗长出嫩叶时发生,7~8月份为害植株顶部嫩茎叶。可用10%吡虫啉3000倍液防治。

⑶蛀心虫。美国白灯蛾蛀入茎内咬坏组织,截断水分和养料的运输,致使顶部逐渐萎蔫下垂。防治方法:发现植株顶部有萎蔫现象,应及时剪除,从蛀孔中找出幼虫灭之;发现心叶变黑或成虫盛发期,可用95%敌百虫1000倍液喷杀。

松毛虫属。6月份成虫开始为害,能将新发茎枝叶片吃光,影响产量。发生时可人工捕杀,严重时用50%敌敌畏1000倍液喷杀。

主要价值

该属植物含有吲哚类生物碱、三萜类化合物黄酮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吲类生物碱为主要的有效部位。也可作天然染料之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