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鲨属
棘鲨属(学名:Echinorhinus)是角鲨目笠鳞鲛科下的唯一属,包含两个现存物种。其学名来源于希腊文,意为“海胆”和“鼻/吻”。
这个属的鲨鱼在生殖方面是卵胎生,雄性体长为 1.50 - 1.74 米时性成熟,雌性体长为 2.13 - 2.30 米时性成熟。雌性每窝有 15 - 24 只幼鲨,每只幼鲨的总长为 40 - 50 厘米。
形态特征
棘鲨属的特征包括短吻、粗糙的表皮、没有臀鳍及两条背鳍。
外观
颜色:体色多样,常见深灰色、橄榄色、紫色、黑色或棕色等,背部可能有金属反光,偶尔会有较深的斑点,腹侧通常为浅棕色或灰白色。
牙齿:双颚的牙齿多为尖牙,每个牙齿用一个尖点和三个尖点进行强力压缩,向颚角弯曲,形成一个切割刀片。上颚的齿数一般为 20 - 26,下颚的齿数为 22 - 26。
物种
下属物种
笠鳞棘鲨,Echinorhinus cookei Pietschmann,1928。
现存物种
棘鲨(Echinorhinus brucus):又称棘鱼,体长最大达 3.1 米,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西太平洋。
笠鳞鲛(Echinorhinus cookei):又名笠鳞棘鲨、吻棘鲨或库氏棘鲨,是一种大型鲨鱼,主要分布于太平洋海底的大陆架和岛屿上层斜坡水域,可长达 4.0 米。
灭绝物种
Echinorhinus pfauntschi,是一种已灭绝的棘鲨,仅通过来自现今上奥地利的化石牙齿为人所知,生活在大约 2000 万年前的中新世早期。
生活习性
参考资料
[科普中国]-笠鳞棘鲨.科普中国网.2024-09-19
棘鲨属.棘鲨属.202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