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一年[图书]的生活,给渴望去西藏的朋友带来很多客观性的参考。

内容简介

《西藏一年》是由旅英华人作家、独立制片人书云创作、编写,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反映普通藏族生活的图书。该书以冰雹喇嘛、天葬师、妇女干部、乡村医生、饭店老板、三轮车夫、包工头、寺庙僧人这8位工作、生活在西藏江孜的普通藏人为主角,用笔端记录下他们的日常工作、生活。

早在2008年4月,《西藏一年》英文版精装书在英国出版,法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朝鲜语等多种语言的图书版权也已售出。另据书云透露,《西藏一年》的纪录片也将在中央电视台和凤凰卫视播出。

创作背景

《西藏一年》一书的诞生,缘于书云执导的一部同名纪录片。这部纪录片记录了江孜古城区法师、农民、僧人、干部、医生、老板、三轮车夫、包工头等各类人群的生活,讲述了他们闲暇劳作、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的故事。该书以所拍摄的每个人物作为独立章节,呈现了作者与人物的对话内容、对话环境以及心理活动等。

对于西藏自治区的迷恋,始自书云早年在北京大学读书,大学毕业后,一度想到西藏工作,结果在父母的反对声中打消了这个念头。1988年,书云考上了牛津大学,对西藏的向往之情依然如故。在牛津市,她阅读了大量关于西藏的著作,并开始学习藏语,师从藏学家迈克·阿里斯(已故)。在阿里斯的影响下,选择了西藏作为研究方向。牛津大学一毕业,书云就开始了西藏之旅。

在书云看来,从18世纪西方的探险家到青藏铁路开通后掀起的西藏热,神奇广袤的青藏高原具有让人魂牵梦萦的魅力。诸多关于西藏自治区的书籍,从自然风光掠影、民俗风情猎奇、血腥历史回顾、意识形态斗争到高僧大德的轶事等,无不想再现西藏的真实情状。然而,人们却很难从中看到普通藏族的身影,听到他们的心声,体味他们的甘苦。

为了真正体验藏族人的甘苦,聆听他们的心声,书云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格勒博士的帮助下进入了西藏,决定在那里居住一段时间,从而创作了该书。

基本内容

“神秘”仍是这片雪域圣地的标签,多数人对西藏的认识仍停留于对“香格里拉市”的奇妙幻想。作者满怀对高原的痴迷与眷念,多次亲身入藏,以深沉关切的心灵,将目光对准最为普通的民众,记录他们在春夏秋冬最朴素、最真实、最生动的生活,感人至深。

闲暇劳作、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八位真实人物的真实生活与身临其境的近距离描绘,让雪域的圣洁与美丽体现得淋漓尽致,一个真实的西藏自治区在转经筒的无声旋转中,在飘荡于千年圣地的嘹亮歌声中缓缓打开……

目录

第一章 英雄城之夏

第二章 失业的冰雹喇嘛

第三章 天葬

第四章 轮回路上

第五章 漫漫求学路

第六章 天寒地冻

第七章 我要出嫁?

第八章 一个女人与三个男人

第九章 女人、山羊、青稞酒

第十章 三百万声祈祷

第十一章 罪恶即是惩罚

第十二章 留住信仰

作者简介

书云,作家,制片人。生于20世纪60年代。1982年考入北京大学英语系,之后在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攻读国际关系,毕业后在英国从事电视制作,致力于让世界了解中国。

导演的首部纪录片《半边天》讲述一家四代中国妇女的命运,获得瑞典“环球南北电视大奖”最佳纪录片奖。1997年,参与制作的《百年叱咤风云录》获得“艾美奖”最佳纪录片大奖。由她拍摄、讲述郑和下西洋的纪录片《1421年,中国发现了世界》,以及介绍中国历史文化的大型专题片《秦始皇》、《长城》、《魅力中国》等在西方引起普遍关注。

2000年,她独身一人,从西安市出发,沿着玄奘的足迹,走过中亚,走遍整个印度,用英文创作了史诗般的《万里无云》,图书被翻译成中文和另外8种语言。

2005年,中国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又以一年时间重走长征路,写出震惊西方的《长征》。在执导《西藏一年》中,将片中八位人物的故事记录下来,是为本书。图书于2008年3月在英国和同名电视纪录片同步推出,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拍摄之余,书云也从事写作。

评价

1)“《西藏一年》以罕见的深度、惊心动魄的力量,公正记录当今最有争议、最偏远地方人们的真实生活。” ——《卫报》(英)

2)“一本让人再也放不下的书,一段从未有过的记录。”——《广播周刊》(英)

3)第一次打开了一个真实的圣域。         ——《星期日独立报》 (英)

4)首次揭开神秘面纱,让人真正走入西藏自治区。         ——《每日电讯报》(英)

5)轻扬如飞雪,深远如禅宗,见证了一个真实的神秘藏地。      ——《泰晤士报》(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