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者

清·张紫琳

朝代

书目提要

《红兰逸乘》的作者张紫琳,字禹书,号霞房。乾隆诸生,与朱骏声等友善,并曾游于钱大昕之门。著有《凉月馆诗草》、《春漪斋笔记》等。《红兰逸乘》成书于爱新觉罗·旻宁二年(1822),所记多吴中逸闻遗事。他在《凡例》中称“无稽之言不录,他书多见者不录,郡志已载者不录”,故而“虽寥寥数卷,大足补志乘之阙”也。今据通行本整理。

版本

傅增湘藏园校本

卷数

5

部分内容阅读

陆深《豫章漫钞》云:“吾乡谚云‘斤九厘’以目时人之精慧者不知所本。弋阳德兴产梨颇大有至一斤九两者土人谓之斤九梨盖取其类之大者言之犹芋魁也。”

赵居士宦光偕黄山人习远游洞庭东山法海寺见殿东栋间悬一巨讯诸老衲云轴子在内自入教以来三十年矣未有开展不知何轴。居士使数百人百计开展乃是陀耶入泥画像也天龙八部、人非人等皆号?兆?辟踊悲惨莫可名状。图方广二丈馀一幅素为之题“平江府造”四字而无岁月鉴定为宋政和时物。於是率同游作礼於庭草间叹未曾有。

竹堂寺东院二碑一系徐源撰文文徵明八分书;一系吴庵撰吴奕书二刻并佳。

●卷四 琐载

●卷二 遗闻

通神庵宋蓑衣真人肉身坐化像在焉;病者往祈剪蓑衣煎汤饮之可愈。又以新蓑衣易真人旧蓑衣眠惊风小儿於上可治。殿庭有起木井。庵後游宫浜吴王古迹也有七十二马蹄泉大旱不涸。

淡泉在天宫寺善财房蒋竹浦封翁云:“汲以烹茶清寒澈可比天平山白€泉。”韩家巷韩文公祠之西有井石栏刻字曰“淡泉长生馆凿”

大儒巷以明王仁孝先生所居得名也其祠在护龙街大关庙侧所著有《俟後编》国朝康熙间彭南?匀太史姓梓行之。

长洲顾炳文顾阿瑛康熙乙酉南巡钦取五十人之一也。入都寓宣武门外之莲花寺湾。夫妇连举八胎俱孪生年未四句得子十六。

《汲郡古文》曰:“吴国地名甄胄台曰姑苏城号阖闾池曰通波。”今《宁武府志》有通波馆想即其地。

参考资料

红兰逸乘.中国知网.2013-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