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九亭集》是明朝年间,猗氏人乔应甲所著的石刻本,1626年出版。

图书信息

明天启六年(1626)刻本《半九亭集》,明朝,猗氏人乔应甲著,石刻本,共600余页,1626年出版。全书共八卷,除七、八两卷以律诗为主,附有部分联语外,前六卷全部由对联组成,收录其创作的对联4126副。其中或讥刺政治腐败,官场贪诈;或抒发读史心得,人生感慨;或歌颂山河壮丽,风景怡人;或提练做人警语,处世格言;或描写农民活动,俚语方言等等,林林总总,包罗万象。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乔应甲的为人:存实心,做实事,说实话;为官:律己以廉,抚民以仁,存心以公,处事以勤;居家:立身贵诚,处乡贵静,与人贵信,凡事贵简。从中我们还可以领略到关羽之忠肝义胆,包拯之铁面无私,屈原之九死不悔,文天祥之正气凛然,李白之飘逸旷放,杜甫之凝炼沉郁,陆游之壮志难酬,仲淹之忧乐先后,东坡区之磅礴大气,白居易之平易朴实,陶渊明之田园山色,王维之画意诗情。

发现过程

2007年10月初,临猗县发现了明代联家乔应甲的楹联专著《半九亭集》共八卷,原刻印本为乔应甲后裔乔永旺先生珍藏,而第一卷佚失,第二卷残缺不全。据查,北京大学图书馆有珍藏本,后经运城市楹联学会多方联系,在北大图书馆有关人士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将一、二两卷复制回来,以全其著。

现实意义

乔应甲《半九亭集》的发现,在对联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标志意义。因为它的年代最早,数量最多,应用最广,作者身份最高,编著有明确的分类包含了“胜迹”、“庙祀”、“君鉴”、“看史”、“园林”、“隐趣”、“垂训”、“勤政”、“祷雨”、“格言”、“坟墓”……等,近四十多个篇章,涵盖之广,超过《楹联丛话》、《对联大全》之类的综合性著作,特别是用对联作“警示”,用对联作“醒世”,在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仍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