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克·麦克法兰·伯内特(Frank Macfarlane Burnet,1899~1985年),澳大利亚微生物学家,主要研究免疫学。他的父亲弗兰克·伯内特(Frank Burnet)是一位银行经理,母亲是一位苏格兰学校教师的女儿,小弗兰克是他们七个孩子中的第二个。

弗兰克·麦克法兰·伯内特出生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小城市——特拉拉尔贡(Traralgon),1909年,搬到了乡村小镇特朗,开始在特朗的小学上学,并开始对生物学感兴趣;1916年,作为吉隆学院的优秀毕业生,麦克赢得了墨尔本大学奥蒙德学院的全额住宿奖学金,并决定学习医学。1917年,伯内特被墨尔本大学录取;1923年,成为了墨尔本医院沃尔特和伊丽莎·霍尔研究所的高级住院病理学家。1928年,伦敦大学因其对噬菌体(侵袭细菌的病毒)的研究而授予他博士学位。1944年,他被任命为沃尔特和伊丽莎·霍尔研究所所长,同时被任命为墨尔本大学实验医学教授。

1960年,麦克法兰·伯内特因其提出的“获得性免疫耐受”理论而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人物相关

1899年生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特拉拉尔贡。从杰隆学院毕业后进入墨尔本大学医学院深造,他于1924年在墨尔本大学获得硕士学位,此后在墨尔本医院进修二年。1926年赴英留学,1928年在伦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他在沃尔特伊丽莎医学研究所(Walter and Eliza Hall Institute of Medical Research)专注噬菌体和病毒的研究。在1944年到1965年期间担任研究所主任。同时任墨尔本大学医学讲座主任教授。他是英国皇家协会特别会员、皇家外科医学会会员,1951年英国皇室授予他爵士勋位,剑桥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

伯内特早期研究伤寒凝集反应问题,以后一度研究病毒,曾鉴定了甲型流感病毒。最后着重研究了肌体免疫反应问题,他经过研究,否定了鲍林的“直接膜板学说”,提出了“间接膜板学说”。后来,他发现这种学说也有不完备之处,于是作了修正,提出了“无性细胞选择学说”迄今医学界对这一学说虽存在很大争论,但他的这一研究成果将原来的免疫化学发展到近代生物学和免疫病理学的领域,贡献还是很大的。另外他还获得了英国皇家奖章、葛布雷奖章等其它多种奖励。

参考资料

弗兰克·麦克法兰·伯内特爵士.nobelpress.2024-03-16

Macfarlane Burnet.famousscientists.2024-03-18